回家过年——游子的春梦

 

              春梦是新年伊始的归行
              人海是一颗颗回家的心
              山水是一片片温柔的情
              乡土是一段段悦耳的音
             
           

    2019年春节,我又回来了,西乡!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绿色西乡

    从西安驱车一路朝西,途经石天高速,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可抵达西乡。西乡,有着秦巴山水、河湖星罗棋布、田野鳞次栉比,美食美女养身养眼的休闲胜地,足可以让人放松、静心,享受“人在画中走,心在仙境游”。

    西乡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东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南有嘉陵江,东有汉江,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和造就了最适合人和自然发展的环境,自古就有“秦岭南麓小江南”的美誉。

  来西乡旅游,必去两个景点:国家AAA级、省级风景名胜景区午子山,陕西道教活动重要场所,午子山风景区层峦苍翠,3000亩的白皮松是亚洲之最,距县城12公里,初一十五,庙堂人满,好景时节当地人也会蜂拥登山。另一个便是全国第二大樱桃种植基地———樱桃沟景区,阳春三月,粉白的樱桃花妆满万亩樱桃园,五月初,红嫩的樱桃挂满枝头,省内省外的宾客涌满小城,踏春、采摘樱桃。
    西乡,也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著名茶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历史上曾有“男废耕、女废织,其民昼夜不制茶不休之举”(西乡县志)。所产的“午子仙毫”获国内外十几项大奖,被国务院办公厅和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定位接待礼宾用茶。清明前后,茶树飘香,大大小小的茶场昼夜不停地加工新茶,整个县城都弥漫着茶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春节西乡

    在大城市呆惯了,特别怀念在老家农村的日子,所以一回西乡,就赶往农村老家桑园镇八一村。这里至今保留着很原始的生态环境,无论西安如何雾霾,这里的山水丝毫不受影响,此消彼长,人少的地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早起山上的薄雾依稀,晚上睡觉时田地里万物复苏的声音仿佛都能听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家的人还保留传统的过年习惯,自己喂养家禽,过年杀猪宰鸡,家家户户灌制香肠,晾制腊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猪头肉祭祀祖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回老家住几天,那时没有改革开放,山里的村民世代在这里劳作居住,村里很是热闹,夏天满池的荷花,冬天山上成片的枯叶,每到黄昏时院子里的男女老少的唠嗑,都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回忆。还记得大妈在院子里磨豆浆,煮好的菜豆腐必是每家都要送去,一到饭点,院子里谁家的饭菜香我便跑去。如今,别说村里,整个山沟都难见几家住户,条件好的都迁居于镇上,交通便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年,家家户户都有回归的游子,我也不例外,随父母,携夫婿,带儿女,回到村子里走亲访友,冬日的阳光温暖宜人,农村人多在自家敞亮的院子里摆上四方桌和小方凳,背山面水,设坝坝席招待亲友,这是农村特有的party,唠嗑的,拼酒的,品菜的,来回招呼人忙碌的,小孩逗猫惹狗的,都是这坝坝席的丰富画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传中,请稍候...

2019|春梦西乡

  回家的感觉很奇怪,熟悉的亲友能唤起当年的记忆,久违的可口饭菜能让人胃口大开,静谧的山水能让人心性顿时平静,这可能就是我年年想回老家过年的原因吧。
    上学时,坚信“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付诸努力,翻越秦岭,实现愿望,扎根都市。而后多年,上班下班,结婚生子,养育孩子,种种疲于生计和责任,过着陀螺一样的生活,回到老家,想起当年的梦想,那个充满春梦的学子,顿时回归脑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复一年,山水仍在,这方水土养育了很多名人,比如曾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江隆基、曾在外交部担任要职的李强奋等等,西乡人普遍吃苦耐劳、性格开朗阳光,灵活机智。国有国梦,家有家愿,人有所求,2019,不忘初心,在故乡这个驿站歇歇脚,加加油,鼓鼓劲,努力继续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