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金阿姨讲个故事吧!

上周的《香花情缘》故事,居然又有了后续。

过了几天,下一个小红也遭遇了好心男同事的问候,问候语如出一辙:你怎么戴一串白花?家里有啥事情?

这个小红转告我的时候,自然也是愤恨不已。

我讲,上次那个男同事是外地的,就算他不知道。这次这个,是本地人,也算他不知道?个么,我就再讲一点,如果这串花花是戴在一个女领导的胸前,他会不会问这一句?

大家都讲:那是肯定不会的,他不敢。

个么就对了。我一直讲的,哪有什么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嘴里飞出来的,就是刀子。这些人就是坏,就是存心的。他们就是存心来恶心你的。他也晓得,有些话能对你说,但是不能对别人说。

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口气就不能忍下,要当场怼回去。不然这口气憋在心里,生气的是你自己,别人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是当场怼回去了,这口毒气就落到了对方身上,也就气不到你了。还有,人家知道你不好惹,下次就不敢再对你讲这种出二不三的话了。人性就是如此,一次次试探你的底线,吃定了你好拿捏,就有的是拿捏你的办法和手段。

大家都点头,讲:金阿姨你讲的有道理的,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面皮薄,嘴又笨,当场只知道生气,却不知道怎么怼回去。你教教我们呢?

这种是教的会的?就算教了你们一套怼人的话,你们下次遇到突发状况还是卡壳脑子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家又笑:真是这样的,当时一下子气蒙了,一句话都搭不上来。事后想想,我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当场怎么就一句话也不会说?

所以啊,这个吵嘴和骂人充分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思维速度,一般人还真没那个本事。我这个人啊,一贯都是当场现开销,事后不思量。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我有最高级的骂人方法,就是不带脏字,句句都是好话,笑呵呵说出来,对方绝对不好意思翻脸。

大家都讲:早看出来了,金阿姨不好惹,谁来惹你么,真是猪头三!当场被你怼回去也罢了,弄得不好还要被你写到文章里,化身小明小红,让全国人民都看到笑笑!

我讲:那也不一定,猪头三是永远死不完的。总有那不怕死,又不死心的前仆后继。所以我的笔下总有源源不断的小明和小红,真心感谢这些猪头三朋友!

正因为这次的两位猪头三小明,我一篇公众号的灵感又来了哇!特意转发留存。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若生气中他计。听金阿姨讲个故事吧!

入夏,阳台上的几盆茉莉到了爆花的季节。每晚临睡前,去阳台晾晒衣服的时候,顺便寻摸一圈,摘下所有盛开的花儿,放在铺了湿纸巾的乐扣盒子里,入冰箱冷藏。

第二天一早,把茉莉花串成花球,带去上班。这份小礼物,最是深得妇人心。得到这份馈赠者,无不欢欣鼓舞。 

别看这么小小的一个花球,挂在衣襟上,可以香一整天。这个香味很特别,胜过所有高级香水,纯天然的永远胜过科技合成。很多次一踏进电梯,就有人问:什么香?真好闻!

一次次科普:这个,就是我们苏州鼎鼎有名的茉莉花啊!

居然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外地人不认识也罢了,苏州本地人也不认识。年纪轻的不认识也罢了,年纪大的也不认识。男人不认识也罢了,女人也不认识。

又一次感叹:现在的人这日子过得,远没有从前的人有情趣!

从前的苏州女人,夏天的标配,就是人人胸前挂一串香花。这个花,可以是白兰花,也可以是茉莉花。举手投足间,裹挟着一股清新优雅的花香。

就连五大三粗的出租车司机,也喜欢在车里挂一串香花。一坐进车里,顿觉阵阵清香袭来,给乘客一份特别的服务。

有香花佩戴的日子,也不全都是好心情。

小红告诉我,那个男同事小明阿要戳气,看我胸前挂了一串茉莉花,居然对我讲:你怎么戴一串白花,啊是家里出了点啥事情……

小红心里生气,又不好发作,还想不出合适的话来怼,毕竟人家也是“好心”问候。

冤有头,债有主,小红找到送花人请教:金阿姨你教教我,下次他再这样问?我怎么回答?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若生气中他计。听金阿姨讲个故事吧:

北宋时期,大才子苏东坡与大和尚佛印是一对好朋友,这两个人还是一对损友,留下很多经典的段子。

有一次,两人相对坐禅, 苏东坡一时心血来潮,问佛印: 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

佛印说: 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得意。 此时,佛印反问苏东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什么?

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 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

佛印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说声: 阿弥陀佛!

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苏小妹炫耀说: 今天总算占了佛印禅师的上风。

苏小妹听完故事的原委,说: 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众生皆是佛。而你说禅师是屎,岂不是证明你心中全是污秽不净么! 

小红啊,香花下次还是要戴的,戳心经的话呢,小明估计下次也还是要说的。下次他要是再说,你就给他讲故事。

故事太长,怕记不住?

讲重点:心中有屎,看人皆屎。心中有佛,看人皆佛。佛经上说的: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以什么样的心去看待别人。 

这个故事,出自明徐长孺《东坡禅喜集》。原文如下: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 

杨绛先生有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