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偷喜欢了他两年,直到看见他朋友圈的那张照片…


手机“叮”地震了一下

我低头一看,是他发来的消息:

“今天加班到好晚,你睡了吗?”

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天,心跳快得像在敲鼓——

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三次主动找我了。

我抿了抿唇,最后只回:

“还没呢,你注意身体呀~”




其实,我喜欢他很久了。

从他第一次在部门群里夸我PPT做得好,

从他每次找我聊天都在晚上10点后(后来才发现,那是他哄完女朋友睡觉的时间),

从他喝醉时搂着同事肩膀说:

“要是有像小安这样的女朋友就好了…”

那天我躲在楼梯间,

捂着嘴差点叫出声——

“他是不是,也有点喜欢我?”




情人节那天,他给我发了个红包,

备注:“小安,节日快乐~”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半小时,

手指颤抖着点开——

52.0元。

我开心得在床上打滚,

以为自己是“特别的那个”。

直到后来看到他给女朋友的转账记录:

1314元,备注“宝贝,一生一世”。

原来我的“特别”,

只是他的“零头”。




有次部门聚餐,他喝多了,

手机掉在沙发上。

我鬼使神差地瞥了一眼屏幕——

锁屏是张和女生的合照,

女生靠在他肩上,笑得很甜。

我浑身发冷,

却安慰自己:“可能是妹妹或者表妹…”

直到后来看到他女朋友的朋友圈:

“和我家大猪蹄子恋爱三周年啦~”

配图和锁屏一模一样。



我曾以为,我们有好多“独家记忆”:

他说“记得你上次说想吃那家日料,周末一起去?”;

他说“你推荐的那部电影,我昨晚看了,超好看!”;

他说“你送的保温杯,我天天用,同事都羡慕…”

直到他官宣后,

我在他女朋友的微博里看到:

“和宝贝去吃日料啦~他说这家超好吃!”

“看完电影他夸我选片眼光好,嘻嘻~”

“他新买的保温杯,刻了我的名字,好开心!”

原来那些“我们的回忆”,

都是他和她的“复制粘贴”。




最讽刺的是,

他女朋友曾“暗示”过我的存在。

有次她点赞了我的一条朋友圈:

“一个人吃火锅,也超幸福!”

并评论:

“小姐姐,下次可以叫上我呀~”

我当时还傻乎乎地回复:

“好呀!不过你男朋友不会吃醋吗?”

她秒回:

“不会呀,他超大方~”

现在想想,

那句“超大方”,

大概是在笑我“自作多情”吧。



从那以后,我变得更主动了:

他发朋友圈说“想吃火锅”,

我立刻评论“我知道有家超好吃!周末一起去?”;

他说“最近好累”,

我偷偷给他点杯咖啡,备注“充电能量包~”;

他生日时,我熬了三个通宵,

做了一本手账——

里面贴满我们聊天的截图,

每页都写着“今天也超喜欢你”。



我等了整整两年,

等来的不是表白,

而是一张朋友圈合照:

他和一个穿白裙子的女孩靠得很近,

背景是迪士尼的烟花,

配文:“终于等到你。”

我盯着照片看了十分钟,

突然笑出声——

“原来他的‘终于’,从来不是我啊。”

我翻遍所有聊天记录,

才发现那些“暗示”早有端倪:

他找我聊天的时间,

永远是他哄完女朋友之后;

他给我的红包,

是女朋友的零头;

他手机里的锁屏,

是他们的合照;

他说的“共同回忆”,

都是和她的重复;

甚至他女朋友的“暗示”,

都在笑我“自作多情”。




那天我抱着那本没送出去的手账,

哭得眼睛肿成核桃。

但哭完后,我突然清醒了:

“我到底在干嘛?

为一个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的人,

浪费了两年青春?”

我删掉所有“已读不回”的对话框,

把那本手账锁进抽屉最底层,

开始把原本用来等他的时间,

用来学爵士舞、考心理咨询师证、和闺蜜去三亚看海——

“老娘的时间,才不留给‘备胎游戏’!”


三个月后,我在公司楼下买咖啡,

突然有人喊我名字。

一抬头,是他。

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

黑眼圈重得像画了烟熏妆,

欲言又止地凑过来:

“小安…你最近还好吗?”

我笑了笑,晃了晃手里的请柬:

“挺好的呀,

对了,我下个月结婚,

来喝喜酒吗?”

他愣在原地,脸色瞬间变得比咖啡还苦。

我转身走进阳光里,

心里突然特别轻松——

原来,放下一个人,

真的比想象中容易。


清醒之后的顿悟


“别把青春,

浪费在‘可能’和‘如果’上——

你要的爱,

是明目张胆的偏爱,

是光明正大的未来,

不是躲在黑暗里的,

自我感动。”


#青春记忆#岁月留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