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去一个咖啡馆看了罪恶之家。
BBC的电影,说实话,质量都是上乘之作。无论从演员的演技,到片中的场景布置,再到剪辑、音乐,都是还不错的。
影片以一个有钱人家的家庭聚会开始,一名自称是探长的人的突然来访(探长的扮演者还演过哈利波特中的卢平教授,怪不得看着特别眼熟)打破了这个家庭的表面平静。探长宣称有一名女孩自杀,来询问他们一些问题。随着他给每个人都分别展示了这个女孩的照片,似乎这个家庭每个人都与这个女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孩的死很难说是谁的直接责任,也很难说某个人没有责任。
影片到这里貌似是一个想表达蝴蝶效应一样的影片,每个人的每个细小的行为,你永远不知道对其他个体造成的是什么样致命的打击,而且独立因素的连环效应不容忽视。但是影片却又继续发展下去。在探长离开这个家庭时,他们突然意识到其实探长并没有让大家一起看过这个女孩的照片,都是在每个人单独看到这个照片时,大家自动就认为探长口中所说的女孩是他们故事中的女孩。而且这个女孩在每个人的故事中有着不同的名字。而打电话向警察局求证的结果是并没有这个探长的存在。其实个人认为,如果电影能到此为止,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悬疑片电影。
但是BBC显然不这么认为,影片继续发展了下去。就在大家为没有这个探长,也没有女孩自杀而庆幸时,电话响了,真正的警探打电话,有一名女孩自杀,要来询问他们一些问题。影片结尾借着之前探长的口(在影片中,这个探长的名字很模糊,有Goole,Goodle,Gooe)说,如果人类不能够明白爱的道理,那么马上他们就会从战争和鲜血中来习得这个道理。毫无疑问这个Goodle探长在这里隐喻的是上帝或者我自己认为其实是死神来的更准确一些。
为什么看了这么多电影都和上帝撇不开关系,影片最后的隐喻,探长的讲话貌似是做了十几分钟的道德说教。确实,西方电影、西方文化与基督教、天主教有着千丝万缕撇也撇不开的关系(貌似人家也没想撇开关系),但是这种赤裸裸的站在道德制高点给你进行的说教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影片如果能够适可而止,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