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却看不到效果?学会这几点,轻松超越你身边90%的人!

你是否有这种困惑,感觉学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似乎当时什么都懂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又很少用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知识几乎全忘记了,听过的课程、读过的书籍居然完全想不起来?

如果在当下,你正经历着同样的困惑,那么推荐你一定要阅读成甲老师的这本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以下简称《好好学习》。

作者成甲,得到APP《成甲说书》音频栏目作者,个人知识管理培训师,被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好好学习》是成甲老师于2017年2月出版的。


这本书主要是以提升认知深度开启临界知识、运用临界知识打破低水平的勤奋、通过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等方面为我们阐述了运用临界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一、提升认知深度,开启触发临界知识

人类认知意识的发展是从知识的获取数量到获取速度再到知识扩展深度阶梯式的逐步延伸而来,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提升我们的认识深度,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那么,怎样的认知能力才是有深度的,如何提升我们的认识深度来触发临界知识?

首先,能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底层规律,认清现象背后的实质,就是深度认知能力的体现。

其次,提升认识深度触发临界知识,首先要学会多元跨界学习,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把知识内化成能力。比如,你最近要参加一个演讲活动,对于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很困惑,你就可以找演讲大咖的精彩视频来观摩学习。记录他们的站姿角度、语言抑扬顿挫的运用、咬文发音的技巧、情感流露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学习。通过大量观摩和刻意练习,惊喜的发现在演讲表达方面自己确实明显提高了。这就是你对记录、反思、刻意练习临界知识的运用,你还可以举一反三跨领域运用。比如,“如何学习写一篇书评”?运用刚才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先找到一篇优秀的书评,对其内容要点进行拆解,再对要点进行分析并仿写,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来达到输出一篇优秀的书评学习目的。

二、打破低水平的勤奋,运用临界知识在信息海洋中大浪淘沙

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你只有是看起来很努力”深深的刺痛了我。一直以来都在知识焦虑中惶恐不安,报各种学习班,听各种APP,总觉得要学点什么才能心安理得。那些看起来很忙碌的生活状态,其实并没有真正为我的生活带一星半点的改变,《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低水平的勤奋”将我的症结一语道破。那么如何打破低水平的勤奋就要从以下两种心态、三个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三个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出发谈谈如何运用临界知识。

(一)、学习临界知识首先需要具备两种心态。

其一,绿灯思维。即遇到与自己的一不致的观点时,减少习惯性防卫思维,不要第一反应就是找理由反驳,而是将它看作一个新观点,思考如何去应用它。其二、以慢为快。作者引用了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的战术“结硬寨、打呆仗”,即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就是攻克一个个“知识阻塞”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对核心知识更深刻理解和运用。

(二)、三个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

学习临界知识,其实就是运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因此在学习临界知识过程中,要学会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即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反思。就是通过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的经验来验证认知,从而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识。这与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其中培养反思日记的习惯,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对一天经历的梳理、思考和分类,来反思自己的知识管理、思维方式、思考过程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从而得到反馈,发现自身问题之所在,并总结改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本质上来说是源于自我经验的总结、反思和升华能力。坚持反思和复盘,它就会持续的产生复利效应,形成你独有的隐形竞争力,从而拉开你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差距。

以教为学,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好好学习》所说的“以教为学”,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费曼学习法”,其核心要点就是,通过以教为学的输出方法,强化我们的记忆和认知过程。当别人对我们提出的疑问和新想法,让我们无法解答时,意识到阻塞的知识点,通过进一步疏通知识体系,让我们对学习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量,学会触类旁通主动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打破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将其内化,构建知识体系,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

刻意练习,真正的掌握临界知识。

作家埃里克森曾写过一本书就叫《刻意练习》,从而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来证明成为天才型专家真正重要的是1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然而,《好好学习》中所指明刻意练习,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勤奋与努力,其核心是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从而达到真正突飞猛进的进步。

简而言之就是将一种技能通过刻意练习,熟练的运用到潜意识当中,也就是作者提出的元认知。比如,我们对写作这一技能的运用,谁都不是生来就能妙笔生花的。对于写作小白来说,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在初级阶段培养写作习惯要比如何写出一篇10万+的爆款文章更重要。

刻意练习就是通过对核心知识进行分解划小圈,持续的、刻意的进行大量专注练习,吃透并运用核心知识的小圈能力,从而与其他知识建立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通过提升拥有核心知识的数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在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

(三)、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

记录。通过有意识的书写主动思考事物的发展过程,挖掘看得见的事物背后看不见的内在联系,减少认知失调,从而实现知识内化,提升学习能力。

定期回顾。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知识的纽带,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反思经验的局限,拓展我们的视界,让过去的记录和反思的价值形成复利式增长。

付费购买。即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购买书籍、知识付费等方式来快速的提高认识效率,运用时间效率最大化来疏通知识阻塞,提高学习质量。或是花钱买学习的时间,让时间增值,从而提升认识效率。比如,出行不再选择公交车或去挤地铁,而是付费选择更加舒适快捷的方式,这样的花费虽然比较高但可以节约时间或为自己提供更适合的空间来处理自己的事物。

三、通过应用临界知识解决问题,构成自己的能力圈。

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依靠直觉、个人经验以及简单的线性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这将会导致我们无法发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对于超越自我认知的领域,无从下手。

临界知识,其核心就是对事物底层规律的总结。我们应用临界知识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怎么把临界知识运用起来,构建自己的能力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通过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模式,通过跨界运用,在事物多维度重叠的情形下,挖掘事物发展背后的底层规律。从而与其他知识建立连接,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组建具有个人属性的能力圈,真正的打造超越你身边90%人的认知能力。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就是教导我们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挖掘自己的能力范围,通过运用临界知识来巩固和扩展自己的能力圈,从而运用临界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我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打破了我们以往对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壁垒,开启了深度学习,管理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的认知新度,真正的解决了我所面对的知识焦虑、体系杂乱的认知现状,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同样困惑的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