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今年36岁了,中等身材,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和蔼的眼睛。就是她那张嘴整天唠叨没完没了,让我心烦意乱。”儿子日记中这么写到,小小年纪的他心里也有想法呢。
没办法啊,他妈妈声音大,絮絮叨叨,一说就十多二十分钟,动辄“如果有什么(不吉利的后果)握我就推出外面”吓唬,还有“你自己洗衣服吧,不要再麻烦爸妈”这种话。
唠叨不是悦耳的泉水叮咚,不是甘甜爽口的蜂蜜,而是越熬越出味的中草药,“良药苦口利于病”,时间才能检验它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相濡以沫过后方知激情燃烧背后的良苦用心,看了一出又一出散伙悲剧后就懂其谁深远谁短浅。
“这个学期我就让他们读四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散步、错过和马生借书说,反反复复读,翻来覆去讲解……”说起如今教育的苦楚,众人不约而同公认的队长一次又一次推销他的理论。留守儿童,社会舆论,网络文化,密不透风覆盖教育界,潮水般涌向白纸一样的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兴趣爱好引导,方法方式掌握,让整天唠叨啰嗦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重复来重复去,唠叨成了学生眼中老师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学生眼中的老师(班主任)的唠叨是爸爸妈妈那样春风化雨般的千叮咛万叮嘱,老师的唠叨是恨铁不成钢鱼和熊掌兼得般的急切和耐着性子。
刚刚坐下来要通过手机看看有什么动态消息,“没看到孩子哭了吗,你就抱抱吧?”老婆在一边看到旧习难改的丈夫玩手机,就不由自主唠叨到“该做就要做,哪里都一样!”。给两个孩子舀水,提水,冲水,一阵忙乎,心中有一些窝火。想想多晚饭时刻了,这不做那不做,不是全家挨饿吗?
记得阿敏有一次冲我说到别生气你老婆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唠叨过她就过了,不要记恨,她不会怎么样的。也是在上一个星期吧我又一次在床底下乱放东西,她又唠叨个不停,甚至还越想越气终至泪水花花直流,我看到她这样小题大做,很不是滋味,也回应一句“天地有眼!”。第二天,她认识到自己有点过分,向我坦诚说很后悔……
“路上小心,车别开得太快,东西装好``````”这是妈妈在我每次回家临走时必说的。上学那十几年了,妈妈每天都唠唠叨叨的,怕我被学生欺负,说我不会劳动,为了增加说服力,“你看人家文科,早早就……”几乎张嘴就没有闲着的时候,我就是那个被唠叨埋藏的苦命孩子。
小时候,不爱喝稀饭的我总要妈妈唠唠叨叨,才极不情愿地舀了一碗吃,为了不沾染粥胶糊,事先搅拌一番粥面。哥哥不像妈妈那么多话,“不吃拉倒,挨饿的又不是我!”六月天的粥,很容易馊的,稍微通风不畅,到了下午就吃不得了,当时还没有冰箱冰柜之类。吃了多次哑巴亏,我慢慢习惯喝粥,不再顾虑什么粥胶糊、稀还是稠等,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学前先塞满肚子。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孝顺父母是最等不得的。做为一个孝顺的子女,一个豁达的丈夫,这一辈子,欠的太多的人是父母,能让你欠不记报酬的也是父母,而且不求回报的更只有父母,不要抱怨妈的唠叨,……多多体谅他们!好好品味她的唠叨,读懂她的唠叨,享受她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