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苏东坡说“西湖天下景,游客无愚贤。浅深随所得,谁能寄其全。”虽然愚笨,然西湖美景吸引,不由不来欣赏。所得虽浅,然所见、所闻、所感,总是不吐不快。
漫步苏堤
早上5点多钟,我站在苏堤南边的入口处了!东坡塑像飘逸洒脱,正是我心中的样子。总认为湖堤应该在湖边,苏堤却是湖中的一座堤坝,它把西湖水分为东西二湖,湖上有六座桥使东西湖水相通。可以说,苏堤是一条宽阔的林荫道。路两边都是树木,树下是花草。树木高大、繁茂,左右两边的树枝互相握手搭肩,使道路成了一条绿色走廊,但这走廊因树木的高大、道路的宽阔,一点都不显得狭窄逼仄,反而给你宽阔的感觉,初升的太阳只在树叶的缝隙间投下一小片一小片的光,湖上有凉风不时吹来,路上阴凉却不阴暗。在这个潮湿酷热的季节,漫步苏堤真是惬意满满,何况还有湖光山色相伴!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是苏堤边上最美的景点。
曲苑观荷
曲院风荷真是大,南北间的长度大概得有苏堤的一少半。这里有我平生见过的最好的荷叶、荷花。每一片荷叶都像一个大大的,边缘是波浪形的翡翠浅碗,粉色透着些许白意的花瓣好似着了胭脂的冰绡裁成。其实,这都是些苍白的比喻,无法描述出荷叶、荷花的生机与活力。每一片荷叶都努力地向上举着,每一朵花,甚至每一个不同程度裂开的花苞,每一个或大或小的莲蓬都努力地从密密的荷叶丛中探出头来。向上、向上,没有丝毫的萎靡颓丧,尽力把所有生命的能量都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季节释放出来。你再看,原来支撑它们的就是那有力的荷梗,这是荷叶、荷花们的主心骨吧。信念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
李商隐曾说“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真是的,荷叶尽力地碧绿着,荷花尽情地娇艳着。远远看去,那一片碧绿衬得那花朵灿若星辰,那点点星光又衬得那叶子宛若碧玉。彼此成就了对方,双方都成就了最好的自己,这是最美的爱情。
英雄美女
走下苏堤,往东走不久,就看到了岳飞的塑像。顺着塑像的方向,看到了岳王庙。拜一拜岳飞墓是必须的。可以说,我是听着岳飞的故事长大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每天中午一点,听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岳雷传》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快乐的时光。岳家军与金兀术作战的进程,岳飞一家的悲欢离合曾经牵动着一个少年每天的喜怒哀乐!仁义、忠诚的概念就是在那时建立的。
墓园不大,但显得庄严肃穆。墓道两边有石人、石马,岳飞墓右边靠后一点还有岳云的墓,墓道另一头正对岳飞墓就是四个跪着的铁人。如果是正听《岳飞传》的年龄来了,一定会扇奸臣的耳光。现在不让扇了,就是让扇也不会扇的。因为知道世事大都如此:务实肯干的人,总是忘了揣摩当权者的心理,忘了照顾不想做事只想得利的人的情绪,殊不知在你专心做事的时候,人家却在琢磨怎么做掉你。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评判,这长青的英雄墓和那长跪的铁人就是明证!
湖边还有武松墓、秋瑾墓,都是我敬佩的英雄。不过,没想到的还有苏小小的墓。墓碑上说她是南唐名妓,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曾作诗“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至今脍炙人口。历代文人墨客针对她的题咏很多,我看堪与对岳飞的题咏比肩。就连白居易都说"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刚看到苏小小墓、看到那些题诗时,心里很有些别扭。虽说这人不错,但怎么跟岳飞、秋瑾相比?为什么把她这么高看?细想想,忽然明白:岳飞、秋瑾代表了人们心中最刚烈的那部分,苏小小代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那种壮烈的牺牲是人间特殊的时刻才有的,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应该是常态。英雄的牺牲也是为了把被破坏的常态生活换回来。英雄与美女,缺了哪个都不行。
湖边凝望
西湖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或石头或木头的座椅。走一会儿,我就坐一阵。坐在苏堤西边的湖岸边,向西远眺,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湖岸上是茂密的垂柳,湖中水波粼粼。奇怪的是,当走到湖北边再向远处望时,却发现山不是一线连绵了,而成了重重叠叠、错落有致的群山。再看湖水,柔波荡漾,“縠皱波纹迎客棹”这句诗自然涌上心头。说实话,我对宋祁的这个比喻一直有些不信,觉得丝绸那么光滑,水波怎么会成那样。可是,此时我不得不说,西湖的水波真是縠皱。水中有游鱼怡然自乐。看着看着不觉痴迷,怪不得徐志摩“在康桥的柔波里,甘愿做一颗水草”,我也甘愿做西湖的柔波里的一条游鱼。
过了好久,才猛然惊觉,不能再沉迷于此了,前边还有断桥相会在等着你,有柳浪的莺啼,有雷峰的夕阳在召唤着你……十二个小时的徜徉怎么够呢?只好期待与西湖有更长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