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8日的三星Galaxy Note 10、9月11日的苹果iPhone 11、9月16日的vivo NEX 3、9月24日的小米MIX Alpha、9月26日的华为Mate30、10月2日的微软Surface Duo、10月8日的Essential Phone GEM、10月10日的OPPO Reno Ace,到10月15日的谷歌Pixel 4……
短短68天内各大厂商机关算尽,总算在5G元年埋好自己的伏笔。
至于各位看官是否尽兴,是打Call、还是扔鸡蛋,还真影响不了结局。
三星只有5G拿得出手、苹果选择在4G上深耕细作、vivo带来了更开放的屏幕、小米干脆跳了一支回旋舞、华为身心合一钟情于摄影、微软在众目睽睽之下难得玩命、Essential又一次标新立异、OPPO重新捡起了性价比,谷歌压着铃声交出了自己莫得感情的机器。
不管我们从他们各自的新机中读出了多少情绪,是一往无前、拖泥带水,还是原地踏步;我们都有必要认识到属于4G的时代正在结束。
苹果作为为数不多“慢公司”,它选择停留在4G时代俨然成为“5G早熟”的一面旗帜,这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固然表现出它的审慎和理智;但一转身拿出来的“三摄”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天下无敌,安卓厂商“玩剩下”的东西一年半载之后也没有超出预期;而且这造型实在一言难尽。
库克曲解创新这件事我们可以理解,但又回到“形式追随功能”这个段位上的苹果(刘海屏、刨丝机)真的没那么酷了。
本以为3月向软、9月创新之后10月底的苹果还会有“大动作”,但看着前天晚上“随风潜入夜”的AirPods,总感觉有点心虚:库克大概是真的放弃了在设计上死磕到底,反正iPhone 11已经把市值稳定在万亿美元之上,它又何必要做那只“笨鸟”呢?
唏嘘之余,又难免有些意犹未尽。
在华为牵着大家的鼻子走、小米革了自己的命、OV失去方向;三星成人之美、微软一本正经、谷歌敷衍了事、苹果“江郎才尽”的时候;2020年的“通讯手机”真的就只有这几种可能么?
要知道除了Essential Phone GEM这部还未上市的原型机,这八大厂商代表的国内(华米OV)外(SAMG)手机市场的“头号玩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但事实证明,它们或多或少都还撑不起“2020下一代智能手机”这个头衔。
而且,鉴于小米、OV有意避让华为,三星、微软、谷歌也没那个实力抢苹果的风头;显然,它们还没有把“2019下半年的这部新机”当做是最后决战!
而在这一块主要战场之外,在这“八大家”还保留余力的状况下,在那只能永远呆在“Others”的市场份额中,却有一部分玩家挤破脑袋也想争取“复活赛”。
而它们显然又进入了2000年前后那个“疯狂”的年代。
①
手机简史
▽
自1973年4月3日人类实现人文史上第一次手机通话开始,不到半个世纪手机便有了天壤之别。
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的原型最初重约1.13公斤、只能通话10分钟。
而今,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重量不到200克、厚度不到8mm,像素上亿;而它的功能早已不限于通话、短信、图文、社交、购物、多媒体、短视频……
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它几乎都能满足。
但手机能够发展至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早在1973年摩托罗拉的原型机就已经问世,但直到1983年,摩托罗拉才推出第一部便携式电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哥大”。
从技术成功到推向市场,摩托罗拉用了十年。
当然,这不是因为技术不接地气,而是摩托罗拉需要花时间建设世界上第一批民用基站;这里面的政策疏导、资本筹集和市场教育都需要时间。
模拟手机时代手机的第一使命就是通讯,虽然它的通讯质量可以媲美固话;但保密性却较差,容易被并机盗打,而且它只能实现话音业务,网络覆盖范围小、漫游功能差。
这是摩托罗拉的时代。
随着欧洲电信标准“GSM”的诞生并逐渐成为主流,我们终于走出模拟通讯制式互相掣肘的时代。
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尽管当时的网速只有9.6KB/s,但它的出现依然标志着手机上网从此飞入寻常百姓家。
各大厂商争相入局,但摩托罗拉却因为不肯舍弃已有的模拟网络调整战略,其霸主地位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后来居上。
在这里,1999年1月第一款折叠手机摩托罗拉328c、1999年10月第一款内置天线直板机诺基亚3210、2000年1月第一款超大屏幕(占手机正面三分之一)手机诺基亚7110、2000年3月第一款支持中文手写输入的触摸屏摩托罗拉A6188、2000年5月第一款双屏显示三星SGH-A288、2000年12月第一款整合MP3移动存储功能的西门子6688、2001年8月第一款彩屏手机爱立信T68、2002年10月第一款内置摄像头五维摇杆滑盖塞班系统智能机诺基亚7650、2003年第一款加密通讯智能机黑莓6230、2004年摩托罗拉“刀锋”V3手机引发了时尚设计热潮。
但在这场初代智能机工业设计“大爆炸”的年代,它的代价却是深沉的。
2001年,爱立信推出彩屏手机T68之后再无后续。
2003年,诺基亚1100成为史上最畅销手机之后也逐渐走向平庸。
2004年,摩托罗拉的超薄金属机身颠覆了手机美学,但也在此后几年内泥潭深陷。
2005年,索爱(索尼爱立信,由日本索尼公司、瑞典爱立信合资成立以生产手机产品为主)昙花一现。
在这个大家都铆足了劲准备“一鸣惊人”的时代,有人押对了注、也有人满盘皆输、有人依赖创新煊赫一时、也有人抓住风口乘势而起,但也有人因此迷失一蹶不振。
比较有趣的是诺基亚1100、三星D508其功能平平无奇、但却凭借其稳定、简单;设计和做功受益巨大。
可见早在GSM时代我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手机的“额外”价值。
2007年,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型,各大厂商都基本确定了自己的风格;开启了“兼容并蓄”的军备竞赛。
直到乔布斯手持的全触摸屏机身、单HOME键设计的iPhone在3G时代横空出世,俨然成为行业标杆;也从某种程度上把各大厂商拉回正轨、奠定了当下智能手机的雏形。
当第一代王“摩托罗拉”因为守旧被诺基亚和爱立信推翻之后,第二代王“诺基亚”也走向了迷茫。
在这个时期苹果对“智能机”有了新的定义,而后更是刺激了Android阵营的诞生;三星却是因为硬件上的突破(摄像头技术赶上索爱、诺基亚;屏幕技术达到日系水准)存活至今。
4G时代国产手机在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中夹缝求存,从性价比、代言人、渠道、理想到情怀,“名人带货”一时风头无两。
第三代王“三星”虽然硬实力不错,却因为各种安全问题和政治元素败走中国市场。
隐形冠军“苹果”也一度走上了三星的老路,但用户对它的容忍度太高再加上库克长袖善舞,其结果也没那么糟。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于品牌溢价越来越不感冒,也越来越关注于手机本身的“创新性价比”。
这一点在华为“主导”的5G时代尤甚。
虽然当下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它决定了5G不会走得太快。
但中美贸易摩擦却把它推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这就决定了5G是大势所趋。
环顾四周,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不到6年,国产阵营已然天翻地覆崛起成为庞然大物:
根据IDC发布的2019年Q2中国内地智能机市场统计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9790万台,同比下降6.1%。
与此同时,由华为(含荣耀)、vivo、OPPO、小米和苹果组成的TOP5品牌厂商出货量合计占比已经达到整体市场规模的92.9%,而这一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为88.6%。
当然,这里少不了美国“从中作梗”。
但即便是这样,苹果和三星依旧活得没那么滋润。
三星的市场份额不到1%,在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之后,三星决定将每年生产的3亿部智能手机中的20%,即6000万部委托给中国企业生产,然后贴标销往世界各地。
最近,三星又一度因为“指纹识别”漏洞陷入泥潭。
苹果虽然凭借iPhone 11系列新机的热销,增量份额提升至16%,超越小米,直逼OPPO;但这样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尤其是在以品牌降价为代价。
而今年的iPhone 11系列更是放下身段,准备以官方的身份“最高立减500元和官网一样支持24期免息”参与双十一。
这样的三星还有救么?
这样的苹果越来越油腻了。
关于苹果、三星,华米OV的话题我们点到即止。
我们不妨一起去看看“复活赛”中的玩家在造型、定义上又有哪些“大尺度”的“突破”。
②
异形
▽
更厚的手机想必不用多说。
今年MWC大会上,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劲量(Energizer)发布了一款号称全球电池容量最大的手机Power Max P18K Pop,内置一块容量为18000mAh 的超大电池,续航时间高达50天。
但这18mm的厚度实在感人。
更全的手机小米MIX Alpha、更长的手机Essential Phone GEM我们也都有所涉猎;它们虽然都在各自范围内几乎做到了极致,但由于实用性等问题还停留在概念层次。
而在此之外,在造型上却有两个方向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可能。
第一:更小
在Android统治智能手机市场之前,甚至在iPhone诞生之前,Palm曾经有过吊打微软,折服索尼、IBM,被当时连iPod都还没做出来的乔布斯观摩的辉煌历史。
只是如今它堕落了,而现在回归的姿势更是算不上“体面”。
10月23日,Palm中国的官方微博发出了一条微博,宣布Palm即将进入中国,国行定价 1999。
除了它的小巧和情怀,真的没有任何亮点。
如果它能够做成“全屏”,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或许还能成为智能机的“备胎”。
第二:更方
外媒消息:即将于11月13日发布的摩托罗拉折叠屏手机RAZR 2019将采用上下折叠的方式,就像翻盖手机一样,下方会有一个下巴来拖住必要模块;并且外面还有一块用于显示时间和通知的小屏幕。
这种“腰折”式手机很容易唤醒大家对于第一代RAZR刀锋V3的记忆,毕竟它曾创下过全球出货量破亿的壮举;但也仅此而已。
RAZR 2019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三星“内折”、华为“外折”的思维定式,也没有像小米“环绕屏”那样走捷径;它率先实现了苹果、联想的专利效果。
而且由于这种折叠姿势像极了首饰盒,整机的比例会变得很短、再加上它的厚度能够限制在一定范围,会有比较大的便携性。
但是凸出来的“下巴”或许会成为它的软肋,它会破坏整块屏幕的整体感。
第三:更炫
折叠屏实用与否的话题我们谈了不少,但TCL的出现依旧让人眼前一亮。
它结合了三星Galaxy Fold的“内折”和华为Mate X的“外折”概念,没有等腰三角形缝隙、没有手机外侧手柄;它看起来很完美,拥有三分之一屏、三分之二屏和全面屏三种状态,三分之二屏的时候还可以客串触摸屏笔记本。
但这种方式固然酷炫,却对屏幕和铰链需求上搞出了华为、三星一个量级;本来“内折”就有难度、“外折”更是一直难产,小米MIX Alpha没办法才做了一个实用性没那么高的“环绕屏”。
而TCL的双折手机虽然更能折腾,但它却未必是折叠手机的最佳实现方式,中间屏必须配合第三屏使用,第一屏单独使用的时候整体感觉也特别奇怪。
另外,我们不确定第三屏存在的意义,难道只是为了让整机再折叠一次?
虽然第三屏可以当做触摸键盘,但以它的设计架构自然情况下立不起来;一只手敲键盘的时候难道还需要另一只手扶着,这感觉相当别扭。
③
异化
▽
除了对手机外观的质疑,部分厂商也开始反思手机存在的意义。
这款在Supreme网站上预售的“贴牌”手机,就算需要先在网上预约登记、确认邀请才有资格前往店铺,排了大概两个小时队列之后才能进到店里;但它依旧销售火爆。
哪怕这部手机除开手机背面的那几个“烂大街”的字母,屏幕只有2.4吋、最高支持3G网络,仅在背后有一颗VGA相机。
可见外国人的非理性消费也一样烧脑。
第一:更奇葩
这一款甚至都不是手机,它是连接到手机的蓝牙耳机,只是看起来像香蕉而已。
第一款香蕉电话于2017年在Indiegogo上推出,它似乎只能打电话而且通话质量还不是很高。
而最新款的香蕉电话可以通过比初代更大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续航时间从原来的10小时提高到20小时,不过它并没有把自己定位成扬声器。
虽然这一部蓝牙手机并非毫无意义,但是身上带着一部手机的同时还得揣着一根香蕉,这种使用逻辑实在感人。
第二:更艺术
相比于香蕉手机的迷惑行为,谷歌干脆直接现身说法来了一次“行为艺术”。
10月27日,在Experiments by Google最新发布的六款实验性产品中,有一款产品叫做“Paper Phone(纸手机)”能够免去“Fear of missing out”的干扰,只为我们提供有限的信息。
这确定不是一本即时打印的“手机备忘录”?
④
异军
▽
以上手机要么在造型上另辟蹊径、要么重新审视它的使用逻辑。
但也有曾经的王者打算用实力,和华米OV&SAMG八大家硬拼。
第一:Moto G8
10月24日,摩托罗拉推出了两款新机,分别是Moto G8 Plus和Moto E6 Play。
Moto G8 Plus是一款中端机型,正面配备了6.3英寸的IPS显示屏,FHD+分辨率,水滴屏设计。边框以及下巴部分存在感不低。
Moto E6 Play起价仅为109欧元,配备了一个5.5英寸的HD+显示器,屏幕纵横比为18:9,机身边框也不窄;同时,机身正面搭载了一颗500万像素的自拍摄像头。
这造型东拼西凑还算过得去,但这配置却几乎不在同一个时代。
第二:诺基亚8.2
近日,除了HMD新款功能机诺基亚110开售,诺基亚8.2也被曝光
据悉,该设备将搭载高通尚未发布的骁龙735处理器,6400万像素,基于7nm工艺制造,支持AI引擎和机器学习。
随着微软系Lumia成为绝唱,HMD打算重拾诺基亚进入中端市场。
它集合了市面上相对流行的元素(四摄、5G、弹出式全面屏),从里到外几乎找不到诺基亚的“影子”。
第三:HTC Exodus 1S
从曾经的安卓机皇到现在淡出全球市场,人情冷暖,HTC可见一斑。
而今,HTC现任CEO伊夫-麦特斯宣称将专注于VR停止手机硬件创新研发之后,又带来了最新的区块链手机Exodus 1S。
该机是Exodus 1的续作,外观上大同小异;在配置上它搭载了一块5.7英寸的屏幕,处理器方面为骁龙435,后置摄像头为1300万像素,电池容量也仅有3000mAh;售价为219欧元(约等于1731元人民币)。
只不过在当下千元机、百元机都转向Type-C接口的时候,HTC却还停留在micro USB时代。
第四:索尼Xperia 1
作为第一款登陆中国的GSM手机,并帮中国建立移动通信基础的爱立信早已辉煌不再;而且由于它比当年的摩托罗拉、诺基亚还要悲情,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也已然蒙尘。
在索爱W&K日暮途穷之后,就只剩下索尼偏安一隅,依赖自家在硬件上的些许优势顽抗苹果的霸凌。
近日,索尼新机Xperia 1 Professional Editon入网工信部。
专业版面向视频制作者、摄影爱好者和电竞玩家。
数据相当专业,但售价或超万元。
⑤
异类
▽
以上手机成色到底如何,还需要市场进一步验证。
但在市场宣判之前,有几个品牌就已经判了死刑。
第一:RED Hydrogen One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这款手机没什么印象,因为工业摄像机品牌RED本就只是跨界进入了手机市场。
RED 2017年宣布进军手机市场,并正式发布了RED Hydrogen One;但直到2018年10月这款手机才上市发售。
而一年后的今天,RED Hydrogen One项目还未有过高潮就已然被腰斩。
因为其所谓的杀手锏“全息显示”仅仅只是裸眼3D、扩展模块也是虎头蛇尾。
第二:黑莓Key 3
据Pocket-lint报道,黑莓品牌所属公司TCL的营销总经理Stefan Strei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黑莓短期内并没有推出5G手机的计划。
时至今日,黑莓在2018年5月发布Key 2之后,也仅仅只是在今年上半年带来了全新配色的key 2,预期中的Key 3一直悬而未决。
官方更是直言:黑莓在短期内没有推出5G手机的计划。
看来在黑莓被TCL收入囊中换心(改用安卓系统)之后,其仅剩的资产“全键盘”也有些不合时宜;阉割掉黑莓为TCL的折叠机做嫁衣,或许也就是它的最后归宿了,
第三:魅族16T
而在这其中最憋屈的大概要数魅族16T。
本来10月23日,魅族选择三星AMOLED护眼屏发布新旗舰准备东山再起,却在当天就被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扇了一个耳光。
这姿势不管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总归有些难看。
⑥
创新与颠覆
▽
看过了那群胜利者的“最初的分裂”,也看过了这群失败者“最后的狂欢”,无论它们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而最后又会去向何方;它们聚焦的无非是创新与颠覆。
毕竟,对于手机这种富集了一身黑科技的电子设备,技术、材料、理念和设计的变化太快;它们需要不断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变革才有可能跟得上时代的浪潮。
三星、苹果、vivo、小米、华为、微软、Essential、OPPO和谷歌走向分裂,是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并在下一代手机概念中占据先手。
Energizer、Palm、摩托罗拉、TCL、Banana、Google、诺基亚、HTC、索尼、RED、黑莓和魅族走向狂热,则是为了最大限度迎合市场赢得一丝喘息。
但对比2000年前后发生在GSM手机上的巨大变革,这一次“八大家”“十二骑士”的所作所为明显没那么酷烈了。
当然,2000年智能机的造型还未确定、连手机到底还有什么功能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探索。
直到2007年苹果融汇各家之长,以独特的设计美学成为一代宗师;这固然给当下的智能手机划出了一个明确的框架、也给苹果立下了不世功勋;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导致当下的类苹果手机横行无忌。
小米用性价比撕开了苹果三星的“黑幕”,这才有了互联网手机的迅速崛起;而它在全面屏和环绕屏上的努力也算是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华为虽然低调,但它在摄像上的较真,在折叠上的大胆、在5G上的激进,更是以一己之力拉升了整个中国制造的段位,哪怕目前只限于通信市场。
但这两者的创新依旧不如iPhone来得深沉,就更不用提现在这八大家留了一手、十二骑士太过用力;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下一代”通讯设备的成型。
我们似乎只是在无数条创新路径中迭代试错,却没有一条明显的路径可以提纲挈领。
当然,这也和华为get不到手机创新的G点、小米影响力有限、三星冇得救、苹果日薄山西有一定关系。
关于“下一代通讯设备”,我们太需要一场类似于iPhone式的革命。
而这场革命之所以迟迟未能出现:
从技术层面来看,手机行业的技术革新依赖供应链的突破性进展;但随着摩尔定律失效、处理器的生产工艺到达极限、强人工智能一时之间找不到方向,手机行业的天花板隐约可见;而且由于用户对于沉浸感欲求无度,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手机的发展方向。
从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来看,在经历过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国内外手机市场都迎来了存量时代;华米OV将会迎来更激烈的内部竞争,苹果的iOS生态也将是举目皆敌。
而在硬件触及天花板的时候,我们能够期待的,就只有AI(人工智能)和X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上的突破。
⑦
未来手机
▽
未来手机会是什么样子?
人体植入芯片太过朋克、5G又影响不了手机形态,万物互联目前还只是乌托邦。
我们最有可能实现的还是折叠手机,当下的全面屏、多摄和机械升降完全没有“代际感”;只有折叠是我们对材料、理念和设计最大限度的整合。
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三星Fold、华为Mate X、小米MIX Alpha,还是摩托罗拉RAZR,它们都趋向于同一种特征:“手柄”加持的折叠屏。
而且考虑到当下的电视已然能够机械升降,我们何必拘泥于折叠。
卷轴形的拓展姿势不行么?
设计师Pranab P Kumar为三星做的一款非官方概念Galaxy Stick。
或许,现在的柔性屏暂时还不能进行180°对折和90°曲折,但它是否能够实现45°弯折我们还未曾尝试过;而且,很明显把屏幕缩回手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屏幕被磕磕碰碰。
而手柄本身,由于它在短时间内很难小到极限,我们就可以考虑在手柄本身加载基本功能;比如手柄本身就可以接听电话,更有甚者可以丧心病狂的再给它加上一块屏,这样的话随着卷轴屏的拉伸姿态手柄还可以给它适配侧边栏……
虽然卷轴有可能比铰链更加复杂,但相比于铰链这种简单粗暴的折叠方式,卷轴收缩是不是更加秀外慧中了?
在外观上手机表现出足够的伸展性,在系统上它的未来很可能是三分天下。
开放的Android依旧会是主流,封闭的iOS依旧保留着它的任性,至于第三者最初被形势所逼的鸿蒙OS则有可能表现出足够的扩展性。
用户量太少固然是鸿蒙的短板,但用户量太多也未必一直都是Android、iOS的护城河。
鸿蒙可以更快、更灵活的迭代,用万物互联时代的“新生态”取代App生态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这种新生态很可能变成根据不同电子设备定制化的系统层应用,加上外围的通用型拓展应用;而它们又有可能集成在一个账户又或者一个模块中,多个设备之间用一定的通用型接口。
到最后,手机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开放,到最后有可能直接独立出硬件部门,类似于铁塔公司不仅各设备之间的定制系统、三大系统都可以随时切换。
我们不确定以上八大家、十二骑士谁更接近未来,又有谁已经预设好了未来?
我们甚至都不确定未来手机这种电子设备还会不会存在,抑或它能存在多久?
智能手机出现至今也不过十来年,而它被新生物种取代的时间想必只会更快。
仔细想想,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手机,也并不只是手机。
只是一个更方便、更私人,更魔幻的上网工具。
而现在能源限制了手机续航、材料限制了手机形状,理念限制了人机交互;我们已然走到了智能手机的十字路口,下一代“通讯设备”呼之欲出。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
日系手机从辉煌的百花齐放,到索尼孤芳自赏,最后被苹果这个入侵物种在全球甚至本土灭团,只剩下了最后的挣扎。
韩系手机从最初的傲慢和偏见,到三星盛极而衰,最后被国产阵营联手驱逐出中国市场,只剩下了最后的倔强。
美系手机虽然一直都很稳定,但从摩托罗拉到苹果,最后只能一而再的自降身段迎合用户,只剩下了最后的体面。
时至今日,或许还有部分用户心存幻想,能够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但是这些能够停留在键盘上的“信仰”干嘛要用钱包买单呢?
PS:部分素材来自于@yankodesign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