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愁滋味,但愿尝尽四海八荒”。正如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对于他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freestyle”,他写道: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便是经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圣杜甫在《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
无火锅不成都
法国人类学大宗师列维&mdash和施特劳斯是火锅的创始人,而中国四川成都的火锅别具一番风味。一家人一起撸锅,中间雾气腾腾翻涌,像水墨布景,又像防弹玻璃。无火锅不成都,猪场、鸭肠、毛肚等,围着一起“火了一把”。一曲《成都》:“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音符随雾舞动,拨动心弦,悠悠扬扬。
别名“曾里”,自然人文为一体
曾厝垵,小街深巷商铺林立,宁静古朴的房舍里透着繁华的气息和文艺的味道,家家店铺都装点的很有文艺感,名字也起的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凤凰花开,云淡风轻,空气有夏天味道。” 小楼林立,一家家美味甜蜜香酥的点心,鲜辣的沙面、海鲜锅,不得不让人“馋水直流三千尺呀!”文艺而又喜欢闲适的你,何不来一试?
傍晚时分,又来到客家小镇
王维曾道:“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居民们因地制宜,巧用食材,创造出了集山地饮食文化之大成的客家菜系。无论是宴客菜或是风味小吃,讲究的是原汁原味,食材是养眼的鲜与嫩,烹调是诱人的香与脆,咀嚼则是快意舌尖的清与滑,而伴随你品尝客家菜的时候,更让你心旌摇荡的,是那浓得化不开的客家亲情。来到福建,不分大小地儿,不妨都走一遭。永定芋子包,人称“客家美食”,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名扬闽西。在客家永定,每逢“端午节”、“重阳节”以及“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美味佳肴备尝迁徙之苦的客家人,最懂得漂泊在外的不易,好客成了故乡人的本分。年节里每家的客人,都会是整个山村的客人,且敞开鼻翼、放开肚皮,尽情品一品客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还有一些其他的福建地区的特色美食,不妨一试!
天下奇观——南山牧场
桂林与湖南边界有那么一处宝地——南山牧场,有“龙胜屋脊”之称的南山,是一片地势平缓开阔的天然草场,龙胜最宽的一片高山平原。它位于龙胜北端,与湖南城步南山景区紧紧相连,一起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呼伦贝尔”,这儿也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南山牛奶的产地。流层雾,还有天边那一缕斜阳,不得不有一种要“坐上火车去拉萨”的感觉。居民们住在高山上,也有自己的学校和特色服饰,三四月却犹如极寒之时。风大也造就了独具香味的腊肉和干辣菜肴,不得不提的就是山上的奶酪,香醇丝滑;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的非常热情的居民,友好好客!
宝岛——台湾
提及台湾,大家都比较熟悉手抓饼,然而,拔丝蛋糕独具魅力。鸡蛋与肉松的美妙相遇,正如捧着它的我们,口感绵密,蛋香浓郁,丝丝绵软,丝丝分明,也是居家出门旅游必备的小点心;合家团圆时,一起体验这丝丝入口的美感,其乐融融,必能笑口常开,做最有爱的一家。
脚在旅行,眼睛在旅行。山水风物是眼睛的风景,而食物则是舌尖的风景,眼睛赏美景,舌尖尝美食,我将继续带着我的舌尖去旅行,陪伴我的爸爸妈妈。我相信,在那山山水水之间,我将时不时就与一些质纯味真的天然美食不期而遇。就如我相信人间尚有净土,有原生态大自然,有素颜天然真美女。希望每个人每天都能有个好胃口,每天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