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动力|听讲座有感

2019年2月19(元宵节)依然学习,学习了俞正强特级老师的“种子课讲座”,俞特通过对比设计a,设计b,设计c的“圆的认识”的不同设计版本,通过对比发现了,设计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通过概括和归纳,总结出相同之处是解决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同之处是分别体现了教材中心,知识中心和学生中心。他提出来了一个问题:“知识是不是教材?”“学生是知识吗?”最后指出来教材“序”的调整重要性,不同的材可以抵达不同的目标。因此,他启发了老师们思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学习结束了,我从书架上拿下特级教师朱乐平《圆的认识教学研究》、《种子课》,翻开了书籍,重新思考了关于教材对比研究,着重思考了不同中心说的思考,另外我摘录了一些精彩片段。

画圆是“圆的认识”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课标明确提出来的。画圆可以分为“用圆规画圆”和“用实物画圆”两大类。在利用实物画圆时,又可以分为了“用圆形实物画圆”和“不是用圆形实物画圆”两种画法。――59《圆的认识教学研究》
当通往目标的路只有一条时,人们无法比较路的远近。当通往目标的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时,我们才有了比较的机会。或许你不同认同那条新的路,但对提供新路的人,应该心怀感激之情。――176《圆的认识教学研究》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时间占有的结果。时间是量和序两个属性。从序上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初期,需要花力气去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所应该有的教学习惯,这个真的十分重要;接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去钻研教材,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素材,积累属于自己的关于教材组织的经验;在教材解读比较熟练后,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的研究上来,体会不同的学生对同样材料的不同感知。――235页《种子课》

以上是听了讲座,读了读书,记录了一下精彩的思考,接下来就是对自己的感悟的提炼。

一、教学就是积极的寻找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奔放的思想和想象,讲诉了人生的“出走”和“主题”,寻找和追问没有一刻停止。其实,今天听讲座,我同样有这样的感觉。俞特的每一句话都富有哲理,听到关键处,我一把抓起笔,打开文件夹子,抽出三张白纸,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三页。我想,播下种子,就是寻找过程。俞特围绕了三种教材的分析入脑入心,对话过程更是引人入胜。偶尔指名现场的老师当成小学生小明,真为现场老师捏一把汗,结果现场老师对答如流,真是令人钦佩。有一个老师说“教材a吻合教材顺序。”其实,我当时没有看清楚第一版的安排环节顺序,一下子觉得现场老师足够认真。

我对自己说“教学就是寻找,寻找恰如其分的序列,寻找到恰如其分的材料。寻找恰如其分的成长过程。”细细品味,时间的累积见证了内心的教学累积过程。

二、教育就是生命的激扬

《圆的认识教学研究》、《种子课》都是数学老师的平日必读的书籍。这些著作中蕴含着教育情感、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我无数次去反复阅读。说实话,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内心深处散发出了生命的激扬的热情。这就是生命之光。

专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激扬的生命。我们本身不断被激扬。因此,当我们身处一线,我们会带着真诚和满满热情去教学,这当然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去努力。

我写下了朴素的文字,当我一次次去实践,我一次次有力量出发,有底气出发,有温暖出发。

让我再一次为学习而呐喊、为老师们的执着而点赞,为共同前行而欢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正值盛夏酷暑,老师们的学习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今天,根据领导安排,我结合教学实例,和大家一起交...
    兰心素语阅读 6,070评论 0 2
  • 我在听《蒋勋说红楼梦 》时候,经常听到从他口中蹦出“青春”两个字。好像“青春”对于他自己价值千金,对于《红楼梦》有...
    深夜冥想家阅读 3,770评论 1 4
  • 烟雨朦朦,坡上绿草葱葱,几株桃花,三两落红其中,柳丝低垂,夕阳霞无踪。 人未老,身心重,无心理天空,只待来年,东方...
    abf06015fceb阅读 1,878评论 4 3
  • 2018 12.20 早八点 这周迟迟没有动笔写日记,每次写东西都是这样,动笔是最艰难的,当写起来,这几天发生的...
    浮灬世阅读 3,904评论 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