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流浪,回归的是……

《流浪地球》给予我的有两个字:震撼

可能只有站在中国文化的视角

才能拍出富有对“人性”思考的科幻电影

人类拯救地球的科幻片,我们看了太多,数不胜数

欧美电影的思路是:探索外太空,寻找新家园

可中国科幻电影给了一个新的思路:

举“家”(球)搬迁

毕竟出身于农耕文明的我们知道

“祖宅”是不能丢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我们遇到无法抵御,无可避免的灾难怎么办?

我上

我死了怎么办?

还有你上

你不行了呢?

还有他们

一代人不行两代人,两代人不行一百代人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两千五百年

牺牲一个人不够两个人,两个人不够一百五十万人

直到战斗到胜利

直到星系轮转

直到万物腐朽

直到二千五百年后

即便是永远也看不到那个明日

即便贝加尔湖永不解冻

就算是明日永远只存在于地平线边的渺茫希冀光辉

也要上

牺牲的人不是天生的英雄

不是英雄思想武装起来的道德完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最英勇

最英勇莫非于可为与不可为,一切不可知

即使这样,也要勇于一试

因为懂得“不为”坐以待毙

“为之”还一息尚存

那“一息”便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之所以“为之”,因为我们是人

好听的说叫:富有人性的光辉

就像电影中AI机器人慕斯说的:

“让人类永远保持一种理智,永远是一中奢望”

电影中

地球在流浪,在流浪的途中,是人性的回归

现实中

地球仍周而复始的存在于太阳系的轨迹中,可流浪的是我们的良知与人性

我斗胆揣测一下刘大神的脑回路,我想,这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吧

请给予岁月以文明

请给予人性以良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