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六)

战乱流离

1,杜甫44岁(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2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西逃。

3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4杜甫听说肃宗即位,八月只身北上。途中被安禄山叛军俘虏。

5,尽管杜甫个人不幸,仍关心国家时局发展,忧国忧民,献赋献策。

6,同被俘虏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官小,未被管制。

7,757年(杜甫46岁),郭子仪大军来长安,杜甫冒险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投奔肃宗。

8,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9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负责祭祀、礼乐、学校等事。到达华州后,杜甫很苦闷。

10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11疏救房琯这事,杜甫经张镐力就而得释放。但肃宗“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肃宗不再重用杜甫。

12,47岁时(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探亲。

13,第二年,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感慨万千,写下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杜甫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
    燕语诗心阅读 4,258评论 0 2
  • 杜甫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唐诗四大家,古代十圣,唐朝诗人 (712~770)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
    余温残阅读 5,334评论 0 5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千玺的艳芬阅读 2,732评论 1 3
  • 古代诗歌,星光灿烂,雅名雅号,点缀其间。诗骨诗杰,诗狂诗仙,诗佛诗圣,诗魔诗鬼,雅事频传。今日开始,重温经典...
    高山流水无情剑阅读 4,903评论 10 52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0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