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可能会遇到一种人,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满满的表情,似乎在告诉别人“别想蒙骗我”。他们热衷于传播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对任何事物都想要发表观点,甚至是不了解的话题也不放过。他们喜欢对别人的决策指手画脚,并急于展示自己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
这类人通常拥有所谓的“大明白脸”,是职场中备受讨厌的一类人。他们的存在不仅让谈话变得乏味,还可能误导同事、领导甚至整个团队,让大家共同走向错误的道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来,分享工作或人生经验是职场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因为有一个“大明白”同事而回避一切分享和沟通,最终受害的只会是自己和团队。因此,我们需要将那些真正乐于分享经验和心得的同事与那些只想证明自己厉害的“大明白”区分开来。
读书的数量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学识渊博的唯一标准。真正的区别在于“大明白”们对知识和求知的态度。他们的问题并不在于知识的缺乏,而在于对待知识和求知的态度不够端正。他们不愿意通过勤奋的研究和踏实的练习来获取真正的经验,这使得他们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当缺乏实践经验的莽夫与可疑的二手知识相结合时,就会产生惊人的破坏力。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是一个精通业务、熟悉人性的老江湖,“大明白”们通常难以兴风作浪。在一个正常的团队中,如果存在“大明白”,他们通常会被大家当作笑话来解闷。然而,如果领导对业务不熟悉,那么“大明白”们就有可能兴风作浪,给团队带来巨大的风险。
北宋末年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当时,金兵攻打东京汴梁城,宋徽宗虽然是一个高超的艺术家和迷信者,但在治国和打仗方面却毫无经验。他信任了一个名为郭京的“大师”,而郭京则向他提出一个荒谬的建议:只需要将7777个士兵编成神军去与敌人作战,就能胜利。结果大败,汴梁城破以致后来的靖康之耻!
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不能只把“大明白”当作笑话看待。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大明白”的问题,并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团队的安全和稳定。
那要如何应对“大明白”呢?可以遵循一个原则和三个策略。
无论在工作还是闲谈中,“大明白”都希望占据上风、获得主导。如果你在每个话题上都与他争执不休,那么你将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因此,要在工作中与“大明白”对抗,使其收敛不靠谱的观点。在工作上对抗“大明白”的最重要原则是抓住领导。要实现这一点,你有三个策略可用:
预防针策略:在开会讨论之前,如果某事与你的项目或任务有关,可以先与领导进行沟通,做好说服工作。这样,领导在开会时就不容易受到“大明白”的歪理邪说影响。
场外求援:除了与领导沟通,还应与盟友沟通。一定要优先选择领域里最有发言权的人,如那些有经验或有专业知识的同事。这样可以增加事情顺利通过的可能性。不要觉得这会给盟友添麻烦,职场上千万不要怕麻烦,如果你有好牌不打,对手也会打出他自己的好牌。
自我强化:这是向领导表明立场的一种策略。要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架势,明确自己的领域和职责。如果有任何犹豫或退让,领导可能会倾向于采纳“大明白”的建议,导致你之前的辛辛苦苦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学会使用这一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通过遵循这些策略,你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大明白”,确保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
记住重要的是,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而来的,而不是靠炫耀和自大来表现的。在与同事交流时,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真正成长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是职场老手,欢迎点赞关注,每天更新干货!分享老总职场经验、体制内生存法则、人际关系、高情商技巧、人生感悟、走心职场故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