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排序算法--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 冒泡排序
  • 插入排序
  • 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分析

冒泡排序

Paste_Image.png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台湾另外一种译名为:泡沫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尽管这个算法是最简单了解和实现的排序算法之一,但它对于包含大量的元素的数列排序是很没有效率的。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如果能在内部循环第一次运行时,使用一个旗标来表示有无需要交换的可能,也可以把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降低到{O(n)}
在这个情况,已经排序好的数列就无交换的需要。

  • 最坏时间复杂度
O(n^{2})
O(n^{2})
  • 最优时间复杂度
O(n)
O(n)
  •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
O(n^{2})
  • 空间复杂度
    总共{O(n)}
    需要辅助空间{O(1)}

  • 稳定的排序

冒泡排序的动态图:

201111301912294589.gif

Java代码实现:

package cc;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 {
        bubblesort(a, 0, a.length-1);
    }
    
    private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for(int p=right;p>=left;p--) {
            int flag = 0;
            for(int i=0;i<p;i++) {
                if(a[i] > a[i+1]) {
                    swap(a, i, i+1);
                    flag = 1;
                }
            }
            if(flag == 0)
                break;
        }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

插入排序

类似于摸牌的过程

Paste_Image.png

插入排序(英语: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插入排序在实现上,通常采用in-place排序(即只需用到O(1)的额外空间的排序),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算法描述: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2~5

如果比较操作的代价比交换操作大的话,可以采用二分查找法来减少比较操作的数目。该算法可以认为是插入排序的一个变种,称为二分查找插入排序

  • 最坏时间复杂度
O(n^{2})
O(n^{2})
  • 最优时间复杂度
O(n)
O(n)
  •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
O(n^{2})
  • 空间复杂度
    总共{O(n)}
    需要辅助空间{ O(1)}

  • 稳定的排序

插入排序动态图:

Insertion-sort-example-300px.gif
Insertion_sort_animation.gif

Java代码

package cc;

public class Inser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 a) {
        insertsort(a, 0, a.length-1);
    }
    
    private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left , int right) {
        int j;
        
        for(int p = left+1;p<=right;p++) {
            int temp = a[p];
            for(j=p;j>left && a[j-1] > temp;j--)
                a[j] = a[j-1];
            a[j] = temp;
        }
    }
}

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分析

首先我们引入逆序对的概念

对于下标i<j,如果A[i]>A[j],则称(i,j)是一对逆序对(inversion)

交换2个相邻元素正好消去1个逆序对!

给定初始序列{34, 8, 64, 51,32, 21},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分别需要多少次元素交换才能完成?
交换次数就是逆序对的次数,都是9次

插入排序: T(N, I) = O( N+I ),如果序列基本有序,则插入排序简单且高效

定理:任意N个不同元素组成的序列平均具有N ( N - 1 ) / 4 个逆序对。

定理:任何仅以交换相邻两元素来排序的算法,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 N2 ) 。 这意味着:要提高算法效率,我们

  • 每次消去不止1个逆序对!
  • 每次交换相隔较远的2个元素!

这就是希尔排序的由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算法基础以及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一、算法基础 ...
    ZhengYaWei阅读 1,270评论 0 12
  • Ba la la la ~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啊,又到了冷锋时间,话不多说,发车! 1.冒泡排序(Bub...
    王饱饱阅读 1,817评论 0 7
  • 眉湖池畔,月下石上,想乘风纳凉,却水波不兴,岸树不动;乍起水花,偶来蛙鸣,听鱼蛙且乐,而我自落寞,独喂蚊虫。
    山长说阅读 156评论 0 1
  • 我去过离你很近的地方 也曾驻足长亭外 遥望你去的远方 只有这样 我才不会惆怅
    栩芠阅读 200评论 3 1
  • 今天是美育特色课程的一天,我们高高兴兴地来了教室等老师来给我们讲怎么做。 老师来了以后我们要兴...
    祥颐阅读 2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