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是很神奇的存在,每天我们大脑需要处理上亿条信息,一天能记住的也就几千条。遗忘曲线也在时刻提醒我们,遗忘从你记忆时就已经开始。
于是有的人选择了写日记,为了存储自己的记忆,以便在将来的某一天重新查看继而重新连接早已断裂的链接。
下面来个小游戏,检测你的记忆力如何,如果能在五分钟之内记住,那说明你的记忆力真的是好样的。
中国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只是将这些读熟就花了好几分钟,别说背了。而且这些节气之间并不是连贯的,会忽高忽低,且没有语言规律,只有时间规律。那如果换个方法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一次,我花了三分钟就背过了,如果你背过了,可以给你的朋友去炫耀了。24节气能背过的时候只在小学吧。
当朋友考你秋分后面是什么节气的时候,迅速的在大脑过一遍诗句,就可以自信的说是寒露。记忆过程包含三个阶段:输入、储存和检索。在我们背诵诗句时就是一个输入和储存的过程,在朋友提问你时,我们在诗句中进行检索,这就完成了一个最初的记忆。
做人是有底线有原则的,记忆也一样。记忆原则建立在意义、组织、联想、图像化、专注几个方面。利用这几个原则能让我们记忆的更多,更牢。
比如24节气诗句,它本来就是古人按照时间规律进行的排列,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再次将这些节气组织起来,换化成七言绝句,就会有节奏容易记。通过对诗句的联想使每一个节气之间产生联系,强化相关。在我们读这些诗句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图像,比如春雨、惊春,寒霜降等有一定的画面出现,会记住的更全面。
当然,尽管上面的方法好用,不专注也会让你在此浪费不少时间,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是关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有人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人是学习一些记忆技巧,有人干脆直接背过。正确的理解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原则,会让我们在各自的方法中间来回穿插,找到更正确更快速的方法。
《如何高效记忆》
往期首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