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碎七宝楼台 ——观“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这篇文跟我所在行业和单位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一个文博爱好者的有感而发,不要解读为“同行相轻”啥的。X3

如果首博呈现的都只到这个程度,其他馆来做,未必更好。

我仍然是真情实感的首博吹,愿意做它的自来水。然而想起上一个在这个展厅办的展览是大元三都,心理落差也是巨大的。

再嗷一嗓子:如果首博呈现出的都只到这个程度,其他馆来做,未必更好。

——————————这是开始的分割线————————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是为庆祝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举办的特展。首博官微介绍:“经过对80多家相关单位,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文物的调研整理……最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49家单位、共360件(套)”,大纲改了7次。这些数字足以体现办展难度之大。20年考古成果涉及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各类别文物,可供表达的材料异常丰富,但这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切入点不够巧妙,容易大而空。不幸,首博不走寻常路,挥剑砍向了自己,以至有人说,这是首博新馆建成以来办得最差的展。

这个展的副标题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望文生义,以为要走“以物证史”的路数,从“十大发现”中取材,展现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如同当年广受好评的“早期中国”。但是首博认为,从历史发展沿革的角度策划展览……“没有新的突破”。于是乎“展览大纲……以李泽厚《美的历程》与蒋勋《美的沉思》两部美学史力作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用考古成果来展现“古人对美的认识、对美的发现、对美的创造……展示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

勇气可嘉,但是“考古学”与“美”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那么紧密?

实际看过展览,会发现只有第一二部分参考了《美的历程》。因为此书从春秋战国开始,已逐渐侧重用文学来说明美,到了魏晋时期,文学所占的分量就超过文物了。《美的沉思》,从东晋开始,论据即以书画为主。支撑两本“美学史力作”的历代书籍和书画大多为存世文物,而且作为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理论,很难用文物来表现。

也就是说,这两本书也并没有发挥出策展思路的“理论体系”的作用,似乎只是为了解释展线混乱的原因:审美趣味由混乱的认识组成。

美的碎片

“美好中华”是一个集锦式展览。类似的展览还有2014年首博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国博的“丝绸之路”、2016年成都市博物馆的“茶马古道”,这三个展非常精彩,因为它们依托的是历史,是“真”,展品足够以物证史。而“美好中华”则依托于“美”——“美学”的命名人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研究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基于感官和感觉。展览的形式和内容,也特别反应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等特点。

展览第一部分“道法自然”,主要讲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展厅以红陶色为主色调,展柜玻璃边缘呈不规则四边形,估计想表现“穴居时代”。然而展品摆放简直凌乱。

展厅此部分拍摄条件恶劣,用的是旧图。

第一组是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陶器上的纹饰有星芒图案和鸟首图案,相似图案,也见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是否能从相似图案中找到线索?但是展览显然不想再继续深挖了。

旁边的陶片排成一行行,也并没有归类。这个展柜的玻璃非常崎岖,久看令人眩晕。紧接着陶器的是玉器,有个展柜我以为会展周礼“四祭”的四种玉器,以说明史前已有类似“四祭”的雏形。结果展了一个环、三个琮,来自不同考古遗址。意图可能是:有学者认为玉琮是由玉环演化而来,玉琮在我国广泛分布。后面展品排列的就更随意了。


图来自首博官微

第二部分天地之道,讲夏商周,展品主要是青铜器、原始瓷、漆木器,展厅颜色变成了Cu₂(OH)₂CO₃色。主要装饰物是从天而降的大铜柱子。

此部分开端展品偏偏是新疆出土的毡帽和人像。

边疆地区的文物年代,不宜硬套中原文物常用的历史学年代,比起夏、商、周,边疆地区的同时期文物用“青铜时代”、“公元前XXXX年/公元前XX世纪”更妥当。这是一个基本认识。所以在中原文明语境下的“夏商周”部分的开篇看到这两件展品,简直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是不是隔壁的展柜不够用了?这两件只能摆在这里?从这两件文物开始,猜测策展人思路的观展方式已然行不通。

这部分的青铜器按照《美的历程》的说法,突出饕餮纹的“狞厉之美”,然而偏偏有长着圆溜溜小眼睛、憨态可掬的枭卣和嘟着三瓣嘴、写实得令人想撸一撸的兔尊,可见“狞厉之美”的概括多么有失偏颇。

这部分特别应和《美的历程》(和《美的沉思》),将中原地区和楚地归纳为“理性”与“浪漫”,这种简单归纳导致的二元对立似乎仍有市场。

在展览单元结尾处,单辟出了一块区域展文字及其载体:铜器、简牍。整个展线按照中国历史学年表排列,文字出现在此处似乎会造成文字出现于青铜时代尾声的误导。但是为啥这么排呢?因为《美的历程》讲文字的章节排在了讲青铜器章节的后面。还能再教条一些么?

又见妇好墓展的辅助展品

​第三部分保和太和讲汉-唐,其间穿插宗教、边疆、丝路等主题。由于“李泽厚《美的历程》与蒋勋《美的沉思》两部美学史力作的理论体系”已无法套用,于是展线呈现了时间、地区、质地、用途信手拈来的状况。举个例子:青州造像斜对面是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而东魏时期的青州造像离北齐时期的有10米远。刘贺与曹操是邻居。

一个古建筑木构模型,巨大的斗拱撑起一角飞檐,我以为会留给诸如临漳邺城遗址、扬州唐城遗址、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专门讲述考古发现的汉唐之际的城市史,结果,飞檐下的展品同样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四部分和合能谐讲宋至清。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展览在宋元和明清之间不分段,也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按照时间线排列展品的展览,居然从宋代开始烂尾。这部分按照藏品质地排列文物,看起来宋-清代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大部分是陶瓷。

图by鞋叔

迎面一个巨大的多宝格式玻璃展柜,它特别仇视身高不足175的人。隔壁的玻璃展柜里主要是明代金嵌宝头面。

展柜是平的,大家一起看的时候,有种在菜百挑挑拣拣的即视感。一排排明代黄金中期间穿插零星几件宋代展品——又不管时间线了。

这些展品在原来的展厅,绝对不会像这样批发市场式陈列。然后是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的阿育王塔,然后又是金银器和陶瓷。最后一部分是强行点题海上丝路的“南澳I号”。

这个展看得我异常疲惫,它完全打破了我以往的观展习惯。一个正常的展览,应该用展品引发观众思索是美的来源,如工艺、纹饰及其发展历程,文物反映出的时代特征之类。美,只是是最直观、也是最浅薄的层面。然而“美好中华”用凌乱的展陈,打破了我对展线的任何预设,当头棒喝一般阻止我对“如何美”“为何美”发问:“咄!你看美不美?美不美?”。诚然展厅内都是精品文物,但毫无逻辑的展陈,让我即便想忽略展线看单个文物的企图也落空了。为了看到叶家山出土青铜器的整体特征,为了凑齐一副明代头面全部配件,我疲于辗转于多个展柜之间,最后索性破罐破摔:爱咋地咋地吧,你说美就美吧。

原因可能是策展人想从文物年代、地区、考古遗址、器物类别、质地等多个角度展示“古典文艺”的“美的基因”,想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浮皮潦草。以“美学”为理论体系,也是没话找话了,考古不管美学的事。就美学层面,康德认为:“艺术还有别于手工艺,艺术是自由的……手工艺却是一种劳动(工作),这是本身就不愉快(痛苦)的一种事情,只有通过它的效果(例如报酬),它才有些吸引力,因而它是被强迫的”,手工劳动不能算作艺术,不在审美活动范围内。展厅里哪一件不是手工艺作品?

即使只从“美”的角度看,对于展品的选择也并非毫无争议。

序厅从300多件/套展品中选择了12件最美的一一陈列,看完展览再回到序厅会发现博物馆策展人还是不舍得完全从颜值的角度选择展品。举个例子,序厅最后一件展品银杏叶执壶,明代金银酒具里它算最朴素的,如果想展示明代金银器,似乎展览最后一部分展出的金头面更好看。

秦陵水禽坑出土的青铜大雁更典型,损腐严重,论颜值比不上叶家山出土青铜器,它出现在序厅,更多地是出于重要性的考虑。还有一件战国时期的玉佩,比后面展厅里同样题材的,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都有差距的。也可见“美”是非理性的 。

这两件哪件更美?

三次展览看下来,挫败感一次比一次强烈,也为那些远道而来的展品感到悲哀:它们原本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属于理性和智性的愉悦。就好比一批新鲜和珍贵的食材被不知所措的厨子弄成了麻辣香锅。

当然,也有人觉得麻辣香锅是人间美味。

考古学是一把钥匙

展览结语“考古学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往昔之美的大门”,用蒋勋式语言混淆了考古学的基本概念。

在《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作者认为:“考古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它反映着现代科学家和现代历史学家的独创性”,“通过物质遗存来研究过去的社会,建筑,工具以及其他人工制品等等构成了古代社会存留的所谓物质文化”。考古学的目标是:“以考古遗存重建相关人群的生活方式”。在考古学的基本概念里,没有任何一个关键词是“美”或者“美学”。

首博当年的《早期中国》,以考古成果展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严谨的考古展的样子。然而这次的“考古”,仅仅出现在了展览副标题里。展览并不想探讨20年来考古学学科发展、科技进步、突出贡献等,而是只想强行展示在考古学里本不存在的美学意义。

或者说,作为学科和科学的“考古”和展览表现出来的大相径庭。

举个例子,2010年“十大发现”之一“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蓝田四吕”是北宋文风郁郁的家族,其中吕大临所做《考古图》被誉为金石学扛鼎之作,而金石学,正是我国考古学的一脉渊源。金石学家的家族墓经过现代考古发掘得以重见天日,这不是一个可以讲述我国考古学史的有趣的点么?

“美”之于考古,是最不重要的;“美”用考古出土品来表现,也并非最为恰当;我国有很多美丽的出土文物,似乎是不需要强调的客观现实——就像首博很少强调造像、陶瓷、青铜、玉器展厅里的文物之“美”。用一个展览展现文物之美,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将“美”与考古”拉郎配,更会造成误解:“考古只挖掘颜值高的文物”、“博物馆只收藏颜值高的文物”。说得极端些,这个思路把考古和盗墓、博物馆和古董店相提并论了——宋元明清部分的两个玻璃展柜的多宝格式密集展陈和展柜内的珠宝光,也在烘托古董店氛围。

考古学打开的大门,通向的是“真”。一个打着“考古”旗号的展览,讲述的也应是“真”。诚然文物的属性有“艺术价值”,然而还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以偏概全,恰恰是博物馆传递知识时最该避免的。

这么一想,也不能说展览大纲跟蒋勋关系不大,展览的语言模式和主旨是蒋勋这种文化小贩式的:“美”比历史(考古)更真实。

请问首博,写下“考古学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往昔之美的大门”这样的胡言乱语,你的职业素养不会痛吗?

首博认为自己呈现的美好中华

我看到的样子

梗儿来自大白羊老师

图片故意不加文物名,响应展览号召,感悟往昔之美,叫啥不重要。

参考资料: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考古学通论》、《西方美学史》、《判断力批判》、《美的历程》、《美的沉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