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一大早去买了一支烧鸡,香软酥嫩的,在这里很有名,也很贵。
我把油搭搭的鸡大腿、翅膀、后屁股肉扯出来,骨头剔掉,撕成条,装在饭盒里,给儿子当午餐。中午见到他,想逗他一下,先不把鸡肉拿出来,他看了看饭桶里的苦瓜炒鸡蛋和生菜,一脸苦相地说:“就这些?没有肉?”我嗯了一声,他开始不满:“你就给我吃这个?”
看他着急了,我笑了起来,拿出装鸡肉的饭盒,在他面前晃了晃:“怎么可能呢?”
看他迫不及待的眼神,这个吃货真是无肉不欢啊!满满一盒的鸡肉一打开,他的脸上立马充满了笑意,拿着勺子,一大勺一大勺地吃起来,我这边说着:“慢点慢点。”他那边已经吃下去一半了。
儿子这点一直很让我省心,只要有肉,无论味道,他都会吃得津津有味,从小到大,我没有为他吃饭发过愁,也从来没有在给他做什么、怎么让他多吃点这种事情上费过心,更不需要变着法儿地学习新菜品新花样来迎合他。十几年下来,由于他的好胃口,他长成了一个200斤的大胖子,我的厨艺也毫无丁点儿长进。
吃完饭,他要求晚上把剩下的半只再带过来,好吧,一次吃个够吧!
晚上去接他的时候,他兴奋地说今天有一个清华的往届生来他们班做演讲了,17级的,复读考上清华的。第一年考了640多分,但是因为高三那一年他根本没好好学习,每天打游戏到晚上两点,早上七八点才到校,简直一个差生的标配,这样还能考640多分,儿子说他的确是脑子太聪明了。但是他最后选择复读,大概是因为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努力,不甘心吧?果然第二年顺利考入清华。
虽然没有可比性,但儿子还是从中汲取了一些营养,他说,他的高中与这位学兄很像啊,也是没有好好学,看手机玩游戏,不过他可没有那么聪明,不好好学还能考640分!
人和人的差距的确是很大的,儿子甘拜下风。他说学兄介绍经验时说要让每天学到的知识都成为第二天学习的养分,不能学完一天就算完 了,让知识成为零散的东西。他似乎颇有感悟,但也为怎么样做到这一点感到迷茫。我们也不知道答案,只能靠他自己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