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儿子去上羽毛球课,坐在那里看几个孩子,有的孩子做的非常好,悟性好,身体也协调,教练教一遍基本就会了,有的孩子不好好学,窜来跑去,各种小偷懒。我家煊煊其实是认真的,但我能观察到他领悟得慢一拍,接受能力一般,身体协调也一般,动作要领需要很多次反复才能熟练。一个球也接不住。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第一感受是,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啊!第二想法马上跟来,教练会喜欢他吗?队友会喜欢他吗?我有点愤怒,心里在说,做不好为什么不勤奋练习?做错了,教练要罚蹲起,他居然还和教练讨价还价!我更加不满,感觉有股火好像往上涌。
我感觉到自己这样了,发现问题不对,我这是看到了谁?孩子还是我?长叹一声装作深呼吸,一下子明白我看到的都是我自己。没理由再跟孩子发火,等待孩子结束。同时,认真观察教练的动作,我也跟着学习要领,虽然我坐在那儿没动,但发挥我的长项,我可以把动作都转化为语言,有针对性地给儿子说清楚。结束后,我领着儿子的手,走回家,边走边聊,告诉他,你学得挺好,很认真,其他同学也很棒,我也在旁边跟着学了。我示范动作给他看,他还有鼻子有眼地指点我。后来我指出他击不中球的原因是有个细节他没注意到,排面与球垂直。回家我们还慢动作分解,实践证明我是对的,孩子接受了我的观点,马上改了过来,立刻就有成效,孩子很开心。
另外我和孩子分享我看到的,同样是做不对动作,老师要罚蹲起,几个小朋友的反应,别的小朋友都欣然接受了,只有你会小赖皮哦,还表演回放给他看。让他感觉那种表现更大气,更能让教练喜欢,他说错了就做蹲起呗。哈哈,给我机会了,我说,太对了,这才是坦荡的小男子汉呢,有点错误,老师要罚就唧唧歪歪的,太不大度了,我们是纯爷们儿啊,绝不这样对不?(东北腔,玩笑版),他说,那是当然啦。
哈哈,我发现,这次沟通还是成功的哦,终于没有不欢而散。而且效果很好,我俩都很开心。其实,只有陪伴才能发现更好的改善沟通质量的好办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