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我们用这句话来鼓励努力,但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做出非凡的成就吗?
其实爱迪生后面还有一句话“但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关键的”。我们被鸡汤了是吧?
庄子也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听起来是鼓励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对吧?我们都觉得活到老学到老是绝对的真理吧?
其实庄子后面还跟着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你死定了!
其实爱迪生和庄子的观点是很类似的——需要努力,但别傻努力,要建立在灵感之上;需要学习,但是别看什么学什么,要建立在才干之中。
那灵感和才干到底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才干?
这要先从大脑的发育开始说起。在我们的身体上,大脑是唯一一个倒着生长的器官,它在前期的时候最复杂,然后慢慢变的简单。
从你出生后60天开始,大脑就开始发展一种叫做神经轴突的东西,链接周围相关的神经细胞,形成很多回路。当一个刺激链接两者的时候,神经回路就进一步增强。
在以后的3年中,婴儿的大脑会发展出全世界最复杂的网络——1000亿个脑细胞,每一个脑细胞都和另外1.5万个相连。(数据来源:《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这是人类大脑最复杂的一年。现在,大家就明白我们古人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是什么意思了吧?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神经网络会逐渐减少,有一些刺激反复出现,这些细胞的神经链接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强,逐渐变成了你脑子中的高速公路;
而另一些链接从诞生以来,几乎没人走过,逐渐变成了小胡同,最后慢慢枯萎。
接下来10年的每一天里,在外界刺激和内在基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天翻地覆的“城市改造”,一些神经回路被强化,一些被弱化,一些则完全消失,整个脑子的神经通路会减少。
在16岁那年,你脑中的神经网络链接只剩下原来的一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大脑是我们身体上唯一倒过来生长的器官。
16岁的时候,每个人的大脑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独一无二的神经回路,并逐渐定型。此时,同样的外界刺激、信息,每个人会按照自己独特的神经回路传播和处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在这其中,最强的那几条神经回路,就构成了一个人“自然而然反复发生的、持续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这些大脑中的“黄金回路”就是你的才干。
因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刺激和先天基因的不同,每个人的脑中这些“黄金回路”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干,只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比如有的人特别有语言天赋,能够模仿各地的方言,但有的人一辈子也说不清楚普通话,对不会?
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才干呢?
在开始之前,你们可能要问了,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才干呢?费劲巴力的,我们现在生活的挺好的呀!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美国一所大学曾做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了测试。
第一次,在没有教授任何方法的前提下,一般读者每分钟读90个字,而优秀读者每分钟读350个字,已经有差距了是吗?
第二次,在教授了快速阅读的方法之后,一般读者增加到了150个字,增加了近2倍,但是你猜之前读了350个字的优秀读者增加到多少?答案是每分钟2900个字,增加了近10倍。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在有天赋的领域里投入,回报率才是最大的!就连研究人员都大吃一惊,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水平较差的读者进步会更大。
所以,只有在我们有才干的领域里不断投入,你才能成长最快,收获最大,才更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才干,那要如何去找到他们呢?
二、如何寻找才干?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作者马库斯•白金汉,也是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一个寻找优势信号的SIGN模型。
Success ——你的自我效能感很强,觉得自己肯定能成。
当你看到一个人的职业状态时,你觉得,恩,这样我也行。
就像古典老师,当初去新东方学习英语准备出国,结果看到新东方英语老师的授课,顿时觉得,恩,这个我也行。别人都以为他说大话,结果,他复习3个月就应聘成为新东方的老师。
这不仅是指当前自己的能力水平,还可以从潜力上来判断。比如我自己,当我看到复旦名师陈果的授课视频,当时就觉得,恩,这样,以后我也行。这样的自我效能感会指引我的方向。
那么你呢?有哪些事情,你看见了,会觉得:“恩,这样我也行,或者经过学习和训练,我以后也能行。”
所以,年轻的时候,多开眼界非常重要——看到真正的高手,看到自己的可能,即使是看到了自己没有的天赋,也是一种定见。
Instinct ——你自动自发,迫不及待想尝试。
比如那些你一听就很感兴趣,希望参与,甚至不仅是兴趣,而是热爱和渴望的领域。
因为一个领域的刻意练习是重复、无趣的;很多领域的高手,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刻苦练习、艰苦奋斗,他们好像都特别感兴趣做这件事。
比如一位练习技术潜水人,他能一个多小时在水下不动,旁人看来无趣至极,他自己却乐此不疲。
比如,我自己,在游乐场,我都可以聚精会神阅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拿到贾杰的《活的明白》和吴熙娟老师的《熙娟叙语》,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细细品味,一遍不够还要两遍,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无趣至极。
所以能够饱含着动机一次次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才干。
世界上并不存在艰苦奋斗,你有没有遇到一些旁人觉得艰苦,自己却乐在其中的事?那背后就是才干的线索。
Grow ——你发现自己学得很快
16岁的南京少年陈智强通过90分钟记住了88幅沙画并击败3名选手,加冕“全球脑王”。
他接触记忆训练只有2年,刚接触就取得中国青少年组第1,中国第11,世界第46。
据说丁俊晖第一次打桌球,就比他父亲打得好。
你有没有一些领域,一接触就明显比其他人更快一些?这里面藏着你的才干,去把它找出来。
比如我自己,当我学习一些理论、概念的东西,学的很快,能很快复述讲述出来。
但如果是一些计算、机械、动手的东西,我就必须要拆解动作到一笔一划,很多人看一眼就能会的事,对我则是神话。
Need ——事后充满满足感,过程中有一种“做这件事本身就是回报”的感受。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原来是一名新闻播音员,不过她做得很糟糕,她太情绪化,讲话不够清晰……
后来又尝试做个人搭档的谈话节目,节目很受欢迎,她自己却不喜欢。
当她最后做了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时,她的情绪化、好奇心、正义感都变成了优点,她说这像“呼吸一样自然”。
不止一个人讲过这种感受——杨丽萍说“跳舞就是跳舞最好的回报”;摩西奶奶说“画画就是画画最好的回报”。
你有没有遇到一些“像呼吸一样自然” 、“过程就是回报”的事?那背后就是才干的信号。
SIGN其实分别满足的是:自我效能、热爱、天赋、需求。符合的条件越多,越有机会发展成优势。
精彩、高效、节能、又幸福的一生是存在的,就是找到天赋,并持续投入,形成优势。
三、如何培养自己的才干形成优势?
1、优势公式
才干并不等于优势,在这里有有一个优势公式:优势=才干X投入
我们先来看优势是什么?
优势:持续地近乎完美的表现,在特定方面持续地取得积极成果的能力。
优势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三个要求:持续、近乎完美、取得积极效果。
完美不必解释,“积极成果”很重要,因为每个特质都有其两面性,任何天赋背后都有诅咒——比如统帅力强的人容易武断、执行力强的人容易冒进......
你需要驾驭自己的能力,让其产生积极成果,才算优势。
“持续性”也很重要,偶尔灵光一闪,或者新鲜劲前三板斧,都不算优势。
比如有人说,“当我很感兴趣的时候,我会很专注。”这并不代表你有“做事情专注”的优势,因为你的专注没有可持续性。
才干是一种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它更多是一种内在体验。
比如有“理念”才干的人,天生就很自然地关注一件事情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有“亲和”才干的人,很容易建立关系—他并没有刻意做这件事,也并无学过相关的技术,完全是下意识的。
但并不是说你有这样的才干,就可以成为高手。
比如姚明,他在篮球上有非常高的才干,但没有经过训练的姚明也不一定会打得过训练了3年的大学生,所以,才干只有投入才能显现出来,成为优势。
才干必须经历一个从无意识使用,到有意识察觉,到刻意学习和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投入。
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人人都有才干。每个人只有通过发现自己的才干,正确的投入,才能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好。
你的心灵像是一片花园,才干像是种子,偶尔会发芽,你这个园丁要认真地看着这个花园——看到才干的小嫩芽,尽快圈起来,浇花、除草、施肥,等待他长成支撑你生命的参天大树。
才干是种子,优势是结果,始于才干,终于优势。
2.如何投入,才能使才干转化为优势呢?
在这里有一个关键条件:才干的投入必须是有效和持续的。
有效:指的是投入必须是和自己的才干有关的,投入在短板上或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会很难和那些在这方面有天赋的人PK。
持续:指的是对才干的投入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质量,才能有机会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持续稳定的能力和业绩。有太多太多的人,就死在了量变到质变的路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发现了我的才干,又愿意投入,我如何才能保证我的投入是有效且持续的呢?我是否有足够的动力,让投入持续发生?
3.3种催化剂
才干X投入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催化剂来激活。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保证刻意练习的持续发生,形成优势,创造价值。
催化剂1:激情
才干最重要的催化剂就是激情。
钢琴演奏家郎朗曾经说过:“我当时在看《猫和老鼠》那个动画片,那只猫在弹琴,我当时就被那只猫的手给镇住了,我就是特别渴望,就是想像那只猫一样,我也想弹琴......我就想当钢琴家,这一点我特别明确,欲望特别强。
所以我爸跟我讲,你要是想当钢琴家,你就好好练琴,练那些枯燥的曲子,你如果不想当的话,那你就别练了。”
郎朗练琴刻苦是出了名的,是一万小时理论的最佳代言人。但如果没有对钢琴的痴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又怎能忍受长期的超强度训练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所以说,激情、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才干。
你有没有特别渴望,欲望特别强,目标特别明确想要的做的事情呢?
催化剂2:支持系统
指的是人的支持:导师的指点,伯乐的提携,朋友的鼓励。支持系统不仅是被动得到的,更多是需要我们主动构建。
学会寻求帮助,请高人指点和提醒,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还能形成更好的人脉圈,进步变得更快。
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不断建立连接的时代,支持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反馈,建立起持续投入的信心。
催化剂3:市场需求
我们需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弄明白“谁需要我”和“我是谁”同样重要。
我们要去做真正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其实每一个商业行为,都是在帮助人们,满足人们的需求。
曲高和寡的事情,即便我们擅长又充满激情,终究不算是好的目标,因为没有需求,就无法获得足够的价值回馈,而长期价值回馈不足,作为职业就无法进行下去,只能当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