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是圣人。不同能力的人好比不同纯度的金子。圣贤是纯金级别,能力稍微弱点的掺杂少些,能力太弱的掺杂多些,但是不管掺杂量的多少最终都能够变成纯金,只是你要把自己变成纯金所花的时间精力不一样罢了。
怎样变成纯金呢?好比你做事情,如果知道事情的原点,知道事情的归宿,路上只有一件事:知行合一。欲望、情绪、习惯会蒙蔽你的良知,造成你现在的困惑。所以人人需要沉浸心中,发现良知。当良知被遮蔽时,致良知非但不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而且就是一堆粪土。良知的确在,熠熠生辉。但你不致它,正如柳下惠之于美人,对柳下惠而言,美人就是粪土。
良知是事物的本源,致良知也是。但良知被遮蔽后,致良知就会迷失,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的目的是让“致良知”重新回归本源。为什么、必须要去事上练呢?你要回归致良知的本源,事上练是一个途径。事上练的目的,就是把致良知当作条件反射,一遇情境,即可发动。
事上练,简单看,无非就是去行动,以各种行动来验证内心的光明。
很多时候,你做事情其实是事在做你、炼你。所以你在做事的时候要看到其本源和归宿。如果你看不到,现实的磨难就会是无数座大山。
为什么很多人动不动就情绪化,感觉自己做好一件事情很难呢?因为你是在就事做事,你发现不了这件事和你的整体人生的关系,看不到原点和归宿。其实真正的修炼,就是你在做每件事的时候,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实现做这件事的价值,同时还能够随时清空自我。
王阳明说,人的心不是主体,心是以天地万物为主体的。心主导的眼耳口鼻自然也就不是主体,眼以百色为主体,耳以百声为主体,口以百味为主体等等。通俗而言,你的心不动,就等于是死的,等于没有。心必须要去万事万物上呈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心。看到美景,心就会指示眼睛去思无邪的欣赏;闻到美味,心就会指示嘴巴去无贪欲的品尝。
事上练,练的不光是事情本身,练的是你的心。你看到名、利、权、势,心要正,如果它属于你,就毫不犹豫地拿来,如果它不属于你,就毫不犹豫地推辞。拿还是不拿,只是一个良知的判定,判定的标准就是你的心安与不安。当取富贵即取富贵,不当忠诚则不忠诚,当杀人则杀人,不当救人则不救人,当与不当之间,亦是一个良知的判定,判定的标准也是你的心安与不安。由此可知,事上练,所练的事并非都是世俗意义的好事,好事与坏事,看似泾渭分明,其实是混沌一片。心学上所谓的好事与坏事,就是适宜自己的事和不适宜自己的事。
人人都在不停地去成就事情时,所练的就是找到适宜自己的道理。专心致志的寻找这种道理,你必能找到。当你把它找到后,就要坚定无疑地信仰它。一个人只要有了信仰,就能心想事成,无论艰难险阻,都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