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到1.2亿——读《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下集

上集我们说到傅海棠老师的大蒜做战役,从5万到600万实现了人生的反转。

2008年9月底,金融危机来了,所有的商品都暴跌,大蒜跌到了地板价,有些储藏商连大蒜都不要了,冷库也荒废了,也有破产跑路的。他和自己的好友说:大蒜明年要起行情了,要在大蒜上赚一笔大的。但是朋友说:期货上能赚钱得比神仙还神,何况是更黑的电子盘。因为那时傅老师参与的是电子盘,是现货交易的一种模式。

其实当时傅老师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很多时候,路子不是不正,方向不是不准,分析方法不是不正确,为什么就赚不到钱?行情总要和自己对着干,买就跌,卖就涨?

后来傅老师想明白了,赚钱要有三个前提:

1、老天得给机会。

2、看懂了、做对了、还要坚持。

3、顺自然,只要是顺的,赚钱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仅仅是金融危机,本来2007年、2008年蒜农都亏损,价格也很差,蒜农被打击的不想种蒜了,有些副产区种植面积甚至下降了90%,主产区也下降了20%,生产企业也不愿意生产新蒜干,他们推测大蒜价格好不了,预计在2毛钱左右一斤。

物极必反,经过基本面供求分析,傅老师觉得持续跌了三年的大蒜,2009年将要迎来行情反转,因为他认为大蒜被压的时间太长了,反向的能量和爆发力越大,当几乎没有人认为会涨的时候,老天会让它涨,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只有少数人先知先觉。

其实傅老师之前也是做足了调研和全面考察的,他亲自开车到大蒜种植地里进行走访,他发展农民都改种小麦了,他预计亩产将要减产2000斤以下。有些蒜农更是丧失了积极性,都认为不会涨价。

但是傅老师想法不同,他觉得人们总还是要吃大蒜,只要这个需求还在,大蒜必然要涨,而且是暴涨,只是时间问题。

判断大蒜要涨除了减产因素,从和其它品种的价格对比上,包心菜10年前0.5元,到09年涨了十倍,大蒜2000年曾经最高涨到过1.85元,所以,傅老师判断,09年涨到1.5元都是偏保守的。因为蒜苔在五一前后上市,所以傅老师预期五月份上涨,而且是强烈看涨!

因为当时傅老师做期货也很不错,他把从豆粕赚来的钱出金后就入到了大蒜的现货电子盘里,4月中旬,在全面考察几个大蒜产区后,更加坚定上涨的信心,大蒜马上又要进入收获季节,价格爆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大蒜账户差不多已经是20万资金。

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新型H1N1流感开始流行,坊间突然流传吃大蒜能预防甲流,大家开始蜂拥买大蒜。

由于大量减产和需求激增,五一开盘第一天蒜苔就大涨,并且封在了涨停板。第二天并非再直接涨停,而是先跌停板成交了2万手,然后立即封死涨停板,第三天再涨停。价格已经到1100元每吨,这时出台了“集中转让”制度,协议平仓了,这个制度的出台,让空头的损失大幅减少,顺利出逃了。

傅老师的资金从20万到了70万,如果没有这个集中转让制度,这20万可能会变成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因为交易所不是国家开的,而是一些公司开的,了解到电子盘空头内幕后,他转战到了另一个交易所,这时电子盘价格已涨到了1500元每吨。

花了三天的时间分批建了仓后,均价1450元,周末两天,每吨涨了400元,这时好多人都去开户,因为有了上一个交易所的经验,这次傅老师比较小心,赚了50万就出金,账户始终保持50-100万,6月底涨到了4000元每吨的时候,已经出金了600万左右。账户里还有100万左右。

从这一战上傅老师总结了他的成功因素:

1、货币环境,全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助推大宗商品上涨。

2、生产情况,产量下降。

3、气候环境,有干旱现象。

4、库存情况,急剧减少。

5、农民的积极性没了。

6、需求情况,增幅较大。

7、成本因素,售价低于成本价。

8、价格波动,不稳定性。

9、和其他作物的比价关系。

10、物极必反的突发事件。

11、自身的比价。

这些因素同时说明,要判断一个品种是否涨价,必须在各方条件都到了的时候才能说100%,这就是基本分析的模型。这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研究事物的运行规律,才能摸清它的发展轨迹。

至此傅老师的600万已收入囊中,那么再来看看他又是怎么在棉花期货上从600万赚到了1.2个亿的呢?

由于当时电子盘出了问题,最后的100万没有提现,傅老师就又转战到了期货市场。一次,朋友孩子结婚,他送他们回家时,发现了棉花的投资机会。他发现他们住的那个县有种棉花的习惯,金融危机后籽棉都跌到了很低的价格。棉农都没人留种了,当时这个朋友家也只留了4亩,去年是8亩,就是说要减产一半。

结合当时的4万亿货币增发,通胀不可避免,傅老师开始重点关注棉花,着手研究考察。他发现棉花薄膜也卖不动,除了去农间地头,他还到种子站多方面打听,通过多角度观察对比,综合分析,他觉得棉花必涨。

2009年5月中旬,傅老师13000元买入棉花期货0909合约。当时9月合约成效还不活跃,傅老师慢慢买进20手、30手、50手、一直到500手,后续还有一些倒仓,加仓的动作。最坏的情况跌到12000,五六月有基本横盘整理, 直到七八月份,一些从事棉花生意和专门研究农产品的人,开始资金介入,这时棉花才真正开始上涨。

10月份棉花涨到了14000-15000,傅老师一路持有。到年底涨到了17000,中间换过手,随着资金上升也加了一些仓,这时他账户上的资金已到了1300万,这是因为是第一次运作千万资金,他感觉自己有瓶颈还需突破,果然接下来资金回撤了。2010年1月跌破了1000万,最后到了800万左右。当然,傅老师当时不怕它的暂时下跌,他还是很有信心地等待它上去。

春节前后一个月的下跌,他估计和企业间、民间资金的结算有关系,春节一过,棉花又恢复了上涨,他在春节前几天几乎满仓买进。3、4、5月棉花上涨比较稳,回调和震荡幅度也比较小,每次上涨则是步步推进,他的资金也不断创新高。

在这期间,傅老师还到过棉产地新疆、山东德州等地了解及时可靠的第一手信息,7月初,他将棉花1101合约在16600左右的时候,全部平仓。出来的资金买了写字楼,平仓后忙着装修办公室,当时想等棉花价格再跌一些再买回来。

但是,棉花跌到了16000后重新开始上涨,当时16300没有买,到16500了好像有点高了,结果错过了买入良机、稍微盘整后,价格一下突破了17000,然后一路上涨到了18000。

8月中上旬,德州出现大范围持续强降雨和连阴天气,导致棉花产量质量都大打折扣,预计减产20%左右,这类消息的释放,进一步促进棉花上涨。当时,傅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消息说,含水分较多的僵瓣棉在地里就被人以4块一斤高价收走了。这个价格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实在是历史罕见。

傅老师找到了价格的爆发点。于是果断买入1105合约18000左右买进去,开仓1000手,第二天没涨,第三天涨停,且连续三个大涨,不久涨了近2000点,这一回傅老师大赚了一笔。为了保住战果,19600平仓出来。后来证明,这次平仓想赚差价又是错误的动作。

平仓后,他又去向农民打听,结果有人说能涨到5块的时候,他想现货5块,期货等于要到24000,心里有点后悔平早了,在请小贩吃饭的过程中,又打听到河北那边的棉农说能涨到7块钱,他又去周边农村实地去看,考察下来结果一样,大家对棉花的预期都在25000以上,甚至到35000

回来后,周一9月20日,集合竞价就挂涨停板买进棉花1105合约20600,开盘全部成交,价格有一点下探,立马将剩下的50%全部建仓。没过5分钟就涨停了。又是连续大涨。

10月又出去考察。傅老师觉得这种考察看上去比较累,但这一付出,可能会有百倍甚至千倍万倍的收获。

10月中间,价格涨到了24000。18日,棉花以23330跌停板开盘。但傅老师挂1000手,比跌停板高10个点下单,以跌停板成交了800手,另200手也以高一两个价位成交了。

当时跌停板买入时期货公司同仁都说真是吓人,跌停板也敢买进,而且一次买这么多。11月3日涨到了29600,价格有所停顿。因为之前预判是30000,就在29600左右全部平仓了。这时资金到了1.2亿。

这一战,打的真是很漂亮。傅老师总结:做期货就是要想办法做到暴涨暴跌的行情。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了做农产品期货的七条规律:

1、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没有现货大。

2、农产品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会爆发成倍上涨大行情。

3、在供不应求时,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合的话,行情就会大涨。

4、农产品历史性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

5、供不应求时价格能涨多高,抑制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就涨不动了

6、农产品和工业品不同,用供求关系来分析更有效。

7、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

后来2011年到2012年运作豆粕大豆又盈利了6000万。这只是继续战斗。这一段我们就不详细讲了。

傅老师最后还讲了41条经济学观点以及一些其他观点,思想都是很独到的。

最近,傅老师也推出了他的第二本书《交易之道》,已经在快递途中了,到时,再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经济学观点以及在交易中是如何运用的。

以上分享了他的两次战役,在这些过程中,大家是不是也可以领悟到他的一些操作思路呢?除了有人讲的机遇运气这些成份外,大家是不是看到了一个非常务实的农民投资人是如何进行基本面考察与分析的,在机会来临时,他的果断以及异于常人的判断,他不会考虑其他人怎么看的,他只相信自己的分析结果。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如果感觉学到了,给个赞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