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和武大郎有点像,找手下绝对不找比自己高的。
摸着天杜千云里金刚宋万,外号很威风,可能个子也很高,但是智商大约没有王伦高,所以王伦能驾驭杜千宋万游刃有余。
后来林冲上山,王伦就不太想要。
有两个原因:
第一,王伦想过自己的小日子,林冲上山是因为得罪了高太尉,还杀了高太尉的手下,火烧了c草料场,如果林冲入伙,大约梁山会和高太尉结下死仇,王伦绝对不想这样。
第二,林冲的武功太高。梁山是一个强盗集团,以业绩说话,王伦打家劫舍的业绩算不上好,但是他有杜千宋万这些草包可用,王伦武力不行,脑子好使。
林冲上山就不一样了,林冲不但武力值爆表,八十万禁军教头名声在外,而且智商也碾压王伦一众手下,甚至智商在王伦之上。
野猪林鲁智深救了林冲,后来大约林教头想要向高太尉示弱,一句话就卖了鲁智深,导致他再也回不去大相国寺。
论智商,论眼界,论武力王伦都不如林冲。
所以他想方设法不让林冲入伙,为林冲上梁上设置了各种障碍。
但是林冲实在是无路可走了,最后还是上了梁山。
但是他和王伦的梁子也算结上了。
王伦有一次制衡林冲的机会,那就是邀请青面兽杨志上山。
论家世论眼光论见识,青面兽都不弱于豹子头。
王伦当时的打算很好:
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王伦毕竟是读书人,也懂权谋。
虽然王伦盛情邀请,但是人家杨志志不在此,杨志一心还向走仕途。
毕竟杨这个姓代表了杨家,杨家对大宋忠心耿耿,但有一线生机,杨志怎么会落草为寇,和大宋为敌呢。
杨志不肯留在山上,对王伦来说,就很悲催了,林冲对王伦满肚子怨气,梁山上豹子头没人制约。
这叫七杀无制,很危险。
自从杀了自己的好友陆虞侯后,林冲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胆小怕事的普通教头了,他已经变得冷酷起来。
林冲其实很想是当初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但是生活教育他:你已经是中年了,要一个人直面惨淡人生。
火烧草料场是林冲人生路上的重要转折,此前他遇事隐忍,还想回到体制内过正常人的生活,火烧草料场后他认识到自己人生也就这样了,没有了回头路,索性一条黑道走到黑。
很不幸,王伦遇到的是转变后的林冲。
所以即使没有吴用挑唆,大约林冲也会借机发作做掉王伦。
除掉王伦对林冲来说好处多多:
其一,王伦一死林冲自然成了梁山原班人马的利益代言人。
其二,王伦一死,等于林冲为晁盖等人上山立下了头功,自然会被晁盖看重重用。
其三,可以报仇。
林冲早就对王伦有一肚子气了,从上梁山时候起王伦对他百般刁难,刚刚经历了好朋友背叛的林教头此刻需要的是同志般的温暖,王伦却在林冲伤口上撒了把盐。
林冲雪夜上梁山,王伦百般刁难,这就等于王伦看他衣服湿透了,直接又给他浇了一盆水,还TM是冰水,林冲记忆犹新。
梁子算结上
七星上梁山,林冲正好借题发挥,好朋友陆谦都杀了,一个认识没几天的所谓上司算个鸟毛。
所以看到王伦拒绝七星上梁山,林教头很生气,王伦很疼。
王伦和晁盖的实力对比,他也是个必死之局,
王伦这边摸着天杜千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杜千宋万是个憨货,朱贵是个见风使舵比猴还精的人。
晁盖一方:托塔天王晁盖,入云龙公孙胜,智多星吴用,赤发鬼刘唐,阮氏三雄,再加上已经叛变对梁山知根知底的林冲,晁盖一方人才济济。
要出坏主意的有出坏主意的,要能打的有能打的,要神棍有神棍,对于王伦这就是个死局怎么破局。
眼看梁山要火并,吴用等是怎么劝架的?很有意思:
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吴用便假意扯林冲,道:“头领,不可造次!”
公孙胜便两边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
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
这段描写,摆明了晁盖等人拉架都偏到姥姥家了。
晁盖刘唐假装劝架,其实封死了王伦找救兵的退路。
吴用假装劝林冲,其实是在鼓火,给林教头加油助威。
杜千等三人被三阮制住,公孙胜随时准备法术助攻,这种阴损布局,除了吴用军师还能有谁?
谁说吴用无用。
当初,王伦既然招林冲上山,就应该早作部署,再招聘一些能制衡林冲的人当自己的心腹,这样既壮大了梁山的声威,自己大寨主的位子又能坐的稳。
王伦明明知道林冲是个雷,却不想办法防范,任凭这个雷在自己身边,雷爆了只是早晚问题,王伦之死也是早晚而已。
看看后来宋江,同样是战五渣,人家把梁上一众好汉玩的团团转,谁也不敢跳出宋老三的五指山,这才是高手。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