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之十九)

  近期扶贫走访,常见门联上有“福”“富”二字,于是联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有渊源的。“福”为“示”加一口田,“示”在古义中有吉祥解;“富”为“宝盖”加一口田,“宝盖”为有住所。古人造字的“会意”法,与当今扶贫要求中的“两不愁三保障”涵盖的内容深度契合!

以耕作为主的农业社会,有“一口田”辅以其他必要条件,就有“福”,才能“富”。推而广之,当今,对全体社会有劳动能力的人,其“一口田”是啥?时代不同了,“一口田”然在,从逻辑的角度讲是内涵与外延有所变化。窃以为:三百六十行,“一口田”就是你所在的“行”,你所从的事。做好你的“行”或事,有吉祥与基本生活保障,你就是有“福”之人,你就“富”有!

抓住机遇,耕耘当下,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实现“中国梦”,圆了“家庭梦”,贵在做好自己的“一口田”,否则,随意放任“一口田”,拋却“一口田”,你必然会被“逼”入不光彩之境。(201802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