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品赏析】谭延闿 书《枯树赋》2025-02-25

谭延闿 书《枯树赋》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又作组庵,号畏三,又号讱斋,湖南株洲茶陵人,辛亥革命后,曾三次督湘,后追随孙中山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湘军总司令。北伐成功后,曾两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任行政院长。

        谭延闿虽是词林出身,位居“宰相”,而所书绝无馆阁体柔媚的气息。年少时,即受翁同龢的赏识,翁在给谭的父亲的信中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其书法几经变化,弱冠时学赵松雪、刘石庵,继而师法鲁公行楷尺牍,兼学东武(杨肇),松禅(翁同龢),30岁专习颜书,参以钱南园笔法,以《麻姑仙坛记》为日课,平生得220通。1929年4月,谭在上海养病,其间就临了203通。书法益臻朴茂,可见谭延闿于颜书之勤。谭氏所临《麻姑仙坛记》锋藏力透,气格雄健,酷似钱南园,而笔画更为厚重,其雄浑较钱氏更甚,挺拔之气跃然于纸。其结构严正精卓,如贤者正襟端拱于庙堂,深得其神髓,令人钦佩。他写颜字主张“上不让下”, “左不让右”。有论者云:“先生临池,大笔高悬,凡‘撇’必须挫而后出锋,凡‘直’必直末稍停,而后下注,故书雍容而又挺拔。”谭氏学鲁公书之外,则泛滥百家,兼涉篆隶,40岁后居广州,于古法帖无所不临。极纵肆之奇,生平书学至此乃大变。谭延闿曾在1926年以行楷背临古帖诸如黄山谷、苏东坡、米襄阳、赵松雪、文衡山、祝枝山、董其昌诸家,可见他学书之用心。谭延闿临帖神速,笔画之工,人勿如也。

        谭延闿的书法师鲁公,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一洗清初书坛姿媚之态,所不足者,少自家面目。其行书功深厚,变化灵巧,笔笔中锋,笔锋于纸能藏锋力透,有大气磅礴之势。于右任先生每论时人书法时必曰:“谭祖安是有真本领的。”马宗霍评其书云:“祖安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可谓健笔。”他的行书是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此谓百学不能至也。

        谭延闿在末岁致力章草,访求石刻旧拓,想丰富书法的变化,力求寻找自己书法的表现语言,可惜皇天无眼,天不假年,先生以51岁而遂终。谭延闿虽然未到人书俱老之境,然其法度俱存,为后世学书者所步趋。先生曾有《讱庵诗稿》、《组庵诗集》、《非翁诗稿》、《慈卫室诗草》,皆手稿影印。得者,读其诗亦可赏其书。有《中国历代书风系列·谭延闿书风》印行,堪称大家。

        谭延闿是20世纪早期中国政坛一位集士子、官僚、政客、书家于一身的风云人物。他在政治动荡不稳的年代,能左右逢源,位高权重,又能静心作书,而且以鲁公书风受用一生,尚能独具一些自家面貌,实属不易。


【《枯树赋》原文】南北朝 · 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解析】

《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羁留北方时抒写对故乡的思念并感伤自己身世的作品,全篇荡气回肠,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尽在其中,劲健苍凉,忧深愤激。 

文章从殷仲文“见庭槐而叹”写起,先侧面写树的茂盛高大“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再正面写其形象“熊彪顾盼,鱼龙起伏”;由盛而衰,便写到“鸟剥虫穿”、“膏流断节”、“百围冰碎”、“千寻瓦裂”。最后归到“羁旅无归”的感伤:“木叶落,长年悲”,“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作者以枯树自比,寄乡关之思于枯树之景,悲切之情尽在其中。

字词解释:

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诗人。少有才藻,美容貌。为新安太守。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仲文弃郡投玄,被用为咨议参军。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废晋安帝,立国号楚,仲文以佐命(辅政)亲贵。元兴三年(404年),桓玄败,仲文随玄西走,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叛玄,因奉二后(永安皇后何氏、皇后王氏)投义军,而为镇军长史,转尚书。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与桓胤、骆球等谋反,被刘裕所杀。《晋书》卷九十九有传。

风流:英俊。

儒雅:风度温文尔雅。

世异时移:桓玄称帝,以殷仲文为咨议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指此事。

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

忽忽:恍惚,失意的样子。殷仲文复归晋朝,自认为素有名望,必当朝政,结果只做到大司马咨议,而且和他平日所看不起的谢混等人比肩同列,所以常感到怏怏不得志。后来又出为东阳太守,就更加怨愤。见《晋书》本传。

庭:院子。

婆娑(suō):本指舞蹈时婉转倾侧的样子,引申为人的偃息纵弛之貌,这里用来形容槐树枝干分散剥落。《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反复无定),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繁茂分披)。殷因月朔,与众在听(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生意:生机。

至如:发语词。下文“乃有”“若夫”“若乃”同此。

白鹿:指白鹿塞,在今甘肃敦煌。

贞松:松历寒不凋,故喻其品格为坚贞。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青牛文梓(zǐ):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砍伐雍州南山文梓树,断树,有一青牛从中出来,走入泮(pàn)水中。又古人以为树万岁化为青牛。

柢(dǐ):树木的本根。

盘魄:同“盘礴”,盘曲牢固的样子。P.1066

山崖表里:以山崖为表里,形容上句所说根柢的牢固。

桂:桂树。

销亡:枯死。《汉书·外戚传》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作《悼李夫人赋》说:‘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桐:梧桐。

半死:凋残。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生半死,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三河:汉时称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相当于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地区。

徙植:迁徙移植。

九:虚数,泛指多。

畹(wǎn):古代三十亩为一畹。九畹,指大面积移植。《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建始:洛阳宫殿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为曹操所建。

睢(suī)阳之园:指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梁园,方三百里,在今河南商丘。

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

嶰谷:传说在昆仑山北,黄帝曾派伶纶至此地取竹制作乐器。这里指乐曲。见《汉书·律历志》。

曲:指似乐曲的树中风声。

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曲。见《周礼·大司乐》。

将:带领。

集:群鸟停落在树上。这句是说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礼瑞命记》云:“黄帝时,凤蔽日而来,止帝园,食常竹实,栖常梧桐,终不去。”乐府古辞《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巢:筑巢。

鸳:鸳鸯。这句是说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列异传》载:“宋康王欲夺韩凭妻,逼死韩凭,妻跳台自杀,分别埋之,两冢各生梓树,根交枝错,合为一体,有鸳鸯雌雄各一栖其上,晨夕不去。”

风亭:指风。

唳(lì)鹤:鹤叫。这句是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陆机、陆云兄弟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遇害前陆机叹道:“华亭鹤唳(lì),有可复闻乎!”

月峡:明月峡,巴郡三峡(明月峡、广德峡、东突峡)之一,在今重庆市东北八十里,峡壁有圆孔,形如满月。这里指月。见《华阳国志》《益州记》。吟猿:巴东三峡(广溪峡、巫峡、西陵峡)水路艰险,行人至此往往起怀乡之感,有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见《水经注·江水》。这里合二事而用之,是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拳曲:即弯曲。

拥肿:同“臃(yōng)肿(zhǒng)”,树木瘿(yǐng)节多而不平。《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盘坳(ào):盘曲扭结的样子。

反覆:指缠绕交错。

彪:小虎。以上两句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节:树的枝干交接处。这句是说树节竖立多如山山相连。

文:花纹。

蹙(cù):皱。这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庄子·人间世》载,有个叫石的木匠到齐国去,路上见到一棵被奉为神树的大栎树,连看也不看,因为他知道栎树木质极差,没有大用途。这里反用其意。

公输:春秋时鲁国的能工巧匠,姓公输名班,也称鲁班。

眩目:眼光惑乱。

雕镌:雕刻。

就:成。

剞(jī)劂(jué):雕刻用的刀子。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平、铲、落、摧,义同,指砍掉,铲平。鳞、甲,指树皮。角、牙,指树干的疙瘩节杈。

纷披:散乱的样子。

以上八句是形容能工巧匠在木头上雕刻的生动图案。

松子:指松树,子可食。一说作“松梓”,松树与梓树。

古度:树名,不华而实,子从皮中出,大如石榴。

平仲:树名,实白如银。

君迁:树名,实如瓠(hù)形。晋左思《吴都赋》:“木则枫柙(xiá)、豫樟,栟(bīng)榈(lǘ)、枸(gǒu)桹(láng),绵杬(yuán)、杶(chūn)栌(lú),文欀(xiāng)、桢(zhēn)橿(jiāng),平仲、桾(jūn)櫏(qiān),松梓、古度。”

森梢:指枝叶繁盛茂密。

槎(chá)枿(niè):树木砍后重生的枝条。斜砍为槎,砍而复生为枿。这句是说这些新芽也会生长千年。

大夫受职:受封大夫之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时,避雨于松树下,于是封其松为“五大夫”。后以“五大夫”为松树的别名。这里指松。

将军坐焉:《后汉书·冯异传》载,东汉将领冯异辅佐刘秀兴汉有功。诸将并坐立功,他常独坐树下,军中称其为“大树将军”。此句指树。

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指枯树埋没于青苔,上面寄生菌类,被飞鸟剥啄、蛀虫蠹(dù)穿。

撼顿:摇撼倒地。

东海:指东部沿海地区。

白木之庙:相传为黄帝葬女处的天仙官,在今河南密县。此地有白皮松,称“白木之庙”。白木,指白皮松。

西河:西方黄河上游地区。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张助在干枯的空桑中种李,有患目疾者在树荫下休息,其目自愈,于是在此处设庙祭祀。

北陆:泛指北方地区。

以杨叶为关:以“杨叶”为关卡之名。

南陵:泛指南方地区。

梅根作冶:以梅树根作冶炼金属时用的燃料。以上四句统言东西南四方,有庙、社、关、冶,都是以木得名的。

小山:即淮南小山,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姓名不详,今存辞赋《招隐士》。丛桂留人: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扶风:指《扶风歌》,乐府诗篇名。

长松系马:晋刘琨《扶风歌》:“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长松,高松。

岂独:难道只有。

临:看。

细柳:即细柳城,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西汉周亚夫屯军于此,称细柳营。城临细柳,即临细柳城。

桃林:即桃林塞,约当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其地有函谷关古道。春秋时晋文公命詹嘉守桃林之塞,即指此地。塞落桃林,即落桃林塞。

若乃:至于。

阻绝:阻断。

飘零:漂泊,流落。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拔本、伤根,指拔掉树根,损伤树根。垂泪、泣血,指大树因受到损伤而痛哭流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说》及《曹瞒传》:曹操命花匠移植梨树,“掘之,根伤尽出血。”

火入空心:即空心入火,把干空心的树放入火中。入,放入。空心,树枯朽心空。

膏流断节:指树脂从断节处流出来。膏,树脂。

横:横放。

敧(qī):倾斜。

顿:倒下。

文:同“纹”,指树纹。

百围:形容树干粗大。围,两臂合抱的长度。

冰碎:像冰一样被敲碎。

理:树的纹理。

千寻:形容树木高大。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瓦裂:像瓦一样被吉裂。

瘿(yǐng)、瘤(liú):树木枝干上隆起似肿瘤的部分。

藏:指在树上的虫子。

穿:咬穿。

抱:环绕。代指整天环绕树木飞行的飞鸟。

穴:作窝。藏穿,指虫穴。抱穴,指鸟窝。

木魅:树妖。《抱朴子·登涉》:“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睒(shǎn)睗(shì):目光闪烁的样子。

山精:山妖。《玄中记》:“山精如人,头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妖孽:动词,为妖作孽,

风云:比喻社会局势。感:振奋。

羁(jī)旅:寄居作客。

采葛:完成使命。《诗经·王风·采葛》本是男女的爱情诗,汉代郑玄解作“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庾信是出使北朝时被迫留下的,以此典喻自己未能完成使命。

食薇: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草)而食,有人告诉他们薇也属周朝所有,他们便宁肯饿死。见《史记·伯夷传》。这里指在北朝做官。

沉沦、芜没:指沦落潦倒。

穷巷、荆扉:指平民百姓的住处。

摇落:喻衰老。《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弥:更加。

嗟(jiē):叹息。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所写的杂家著作,主要阐述道家思想,间糅阴阳、儒、法诸家思想。“木叶落,长年悲“引自《淮南子·说山训》,今本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长年,指老年人。

建章:西汉宫殿名,汉武帝时修建。

三月火:指东汉建武二年(26)建章宫被焚之事。语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槎(chá):木筏。传说黄河与天河相通,有人乘浮槎上犯牵牛、织女星。晋张华《博物志》:”年年八月,有浮槎往来不失期。“此句是说,建章宫被焚烧时,灰烬在万里黄河中漂流,有如浮槎。

金谷:即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为晋石崇所筑。石崇《思归引序》称园内有”柏木几于万株“。

河阳:晋河南孟州市西北。晋潘岳为河阳令,命满城栽桃树。

桓大司马:指东晋桓温,字元子,晋简文帝时任大司马。《晋书》卷九十八有传。按,桓温为桓玄父,死于宁康元年(373年),早在桓玄篡晋之前,与殷仲文顾槐而叹并非同时,庾信在这里对举殷、桓的话不过是假设之词。

依依:繁盛貌,又指杨柳随风飘扬,似有眷恋之意。

汉南:汉水之南。

凄怆:凄惨悲伤。

江潭:江水深处,此指江汉一带。

堪:忍受。《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又见《世说新语·言语》。

参考翻译: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

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盘曲牢固,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三河),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

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平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门。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背景:

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

江陵失陷后,大批江南名士被俘送长安。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

在此期间,庾信时常感怀自己的身世,于是就写作了一篇荡气回肠名流千古的骈赋《枯树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928评论 6 50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4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282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6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101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55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21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1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31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53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91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73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2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4评论 0 23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88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91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73评论 2 35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