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手_李柘远
在校学习
1、高校记忆法
- 第一大关键: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生动有趣的元素。
- 第二大关键:把待记忆碎片信息连成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
- 第三大关键:借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
多感官刺激
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不同感官提高记忆效率。
缩略词
以关键词、缩略词对冗杂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提高记忆力。
联想
运用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关系,进行联想记忆。
晨起/睡前
选择记忆新事物的最佳时间段来提高记忆效果。
故事串联
通过自编故事把待记忆的零碎信息串联起来、降低记忆难度。
LEO的学习仪式感 10天背完4000个GRE单词,我是如何做到的?
- 第1步 直接拼读,完整朗读一遍单词和中文意思
- 第2步 拆分单词,拼读音节
- 第3步 逐个拼读每个音节中的每个字母
- 第4步 用三种不同的升降语调朗读单词(模拟真实语境中单词的不同音调)
- 第5步 将单词中的每个字母一一拆分并拼读,最后再次读出单词和中文意思
- 第6步 将单词放在例句中,读一遍句子,强化记忆
例:
1)global [ˈɡloʊbl]全球性的,全世界的
2)glo-bal
3)g-l-o-glo, b-a-l-bal
4)global, global, global
5)g-l-o-b-a-l global全球性的,全世界的
6)Air pollution is a global problem.空气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
背单词时积极“举一反三”
2、超级笔记
善做、善用学习笔记的人即使智商平平,也有更多机会获得佳绩,因为做笔记本身,就是课堂之外的又一次完整、深入的学习。
康奈尔5R笔记法
Record ,记录
Reduce ,简化、简写
Recite ,背诵、记忆
Reflect ,思考、回顾
Review ,复习
- Record,记录
右边的“主栏”中实时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着重参照课堂板书记下新知识点和案例。
- Reduce,简化、简写
抽出10—15分钟,复习上课时在主栏记录的笔记内容,再将里面最核心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以关键词、关键短语和短句的形式写入左边的“副栏”中。
- Recite,背诵、记忆
要通过一定的记忆工作,完成对课堂所学的复盘和巩固。在上课当天结束前,再次抽出10—15分钟,拿出笔记本,用手遮住主栏,只看副栏中的关键摘要,然后尽可能完整地复述并记忆课堂内容。
- Reflect,思考、回顾
把自己的听课随感和上一步复习笔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写在页面下方的“总结区”里。
- Review,复习
在听课后的几天里,进行n次、每次10—15分钟的笔记复习。复习时,尽量先看 副栏里的关键知识点摘要,努力回忆相关内容,之后再回到主栏,仔细回顾全部知识点和对应的细节。
建议大家把康奈尔笔记本和教材、习题集、试卷结合起来复习,尽力避免遗漏知识弱点和盲点。
关键知识点记录法示意图
页面80%的“课堂笔记区”放在左边,20%的“课后关键知识点提炼+复习区”放在右边。
主题分类笔记法
可以根据“预测”主题分类,把笔记本页面划分成“N宫格”,每格对应一个主题环节。
- 主题笔记示意图
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主题/环节/板块,把笔记本页面分成几块(n宫格),每格内的笔记对应一个主题。
主题分类笔记法适用于任何科目。比如:
· 一节语文课可以划分成:
1.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写法赏析等)
2.作者(生平、写作风格等)
3.语言知识(文法、字词表达等)
· 一节理科课(数理化生)可以划分成:
1.基本公式定理
2.延伸变体公式定理
3.基本公式对应例题
4.延伸变体公式对应例题
· 一节外语课可以划分成:
1.词汇与句型
2.语法点
3.口语表达与发音
4.听力练习
移动笔记法
优势:
- 可携带,随时查看使用,简单记录。
- 使用便利贴贴在醒目区域,方便随时复习。
-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时间在一两周内,更换时全部更换) 闪示卡也可以使用;
能坚持一个月、半年、一年,你一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夯实所学、获得长足进步。
分支主题
将知识点言简意赅地写在便利贴或闪示卡上,再把便利贴贴在醒目的地方,把闪示卡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查看。
录音笔记法
上课时专注听讲,课后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详细、完整地复述课堂所学并录音保存,之后回听复习。
适用于:课程比较复杂,或者自己笔记记不过来。碎片化学习
重点: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详细地复述并录成音频存在手机上。(保存时记得在文件名中把学科、日期和相关知识点标注清楚。)
关键:可以把老师讲解的要点以短句或关键词的形式记在本子上,但注意:一定不要让写字耽误了听讲。同时,明确好老师当前所讲的知识点对应了教材的哪一章、哪一篇、哪一页,越精确越好。
LEO的学习仪式感
LEO的缩略词集&符号表
∵因为(because)
∴所以(therefore)
☆重点(key point)
=等于(equal)
≈大约(about)
>大于(more)
<小于(less)
△变化(change)
+加、并且(plus,and)
↑增加(increase)
↓减少(decrease)
etc.等等(etcetera)
w/有(with)
w/o没有
i.e.即(that is)
&和(and)
Ans.答案(answer)
esp.尤其(especially)
e.g.举例(for example)
vs.对抗(versus)
?问题(question)
ps.附注(post script)
3、有效预习
- 是成绩进步的起点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养成了扎实的预习习惯
1、限制时长专注预习法
预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要确保把充裕时间留给复习、写作业等其他重要环节。
- 首先,每天每科预习时间事宜,高效无干预20分钟左右。
- 其次,预习不必面面俱到,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及备注。
- 另外,预习时间应该安排在做完作业和复习之后进行。
2、制订合理目标预习法
预习要带着目标去学习:
- 促进旧知识内化
-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 发现最难知识点。
3、LEO牌实操预习法
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必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 预习前极速复习
预习前回归之前的知识点及内容(时间的1/4)
首先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抽象+具象必混搭
理科,将公式放入习题。外语,带入语境中。
把陌生的公式定理同具体习题案例相结合,从而促进理解。
- 动笔之后再听课
黑笔总结已经掌握的简单批准,红笔标出疑难点(读懂了,并不代表你会运用了,做作业时可能仍会卡壳。也是红笔没有掌握的薄弱点)
将预习中已经弄懂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标记出来(比如用颜色不同的笔进行批注),从而在听课时更有侧重点。
4、科学复习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其次,定时、高效的复习能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及时清除知识盲点。
学而时习,是最好的强化记忆方法。
1、分阶段复习法
通常习惯将“复习”拆分成“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和“大考前复习”四种阶段性复习。
- 小复习
拿出当日笔记根据关键词快速回顾一遍。每科不要超过15分钟。
- 中复习
每周抽出两三个小时将每科笔记及材料都拿出来仔细回顾一遍。并记录问题清单。下周请教老师,统统搞懂。
- 大复习
将两个阶段的复习再次宏观的复习一遍,每月的月末。进行知识点扫盲。
- 大考前复习
严格执行前三个复习方法,所有要点、难点就都胸有成竹了。
2、关键词串联回忆复习法
以一个关键词为起点,我们能以点带线,再到面,完成对一整个“知识云团”(也可称为“知识矩阵”)的复习。
- 第一步:一张白纸对应一个知识模块。
- 第二步:不翻阅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回忆一个关键词的知识点,越多,越详细越好。
关键词串联回忆法可以帮助我们抽丝剥茧、层层深挖到最细致的知识内核,从外向内地将一系列知识复习充分。
同时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英国人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3、小组互考复习法
- 第一步,你需要找到2—3个同学组成日常复习小组,这些和你组队的同学应该尽量满足“三个相似”:
- 学习成绩与排名相似
- 学习动力与习惯相似
- 复习日程安排相似
双方实力悬殊,根本没法在同一个频率上“共振”。
- 第二步,你要和组员们制订一份“团体复习计划”,包括碰面时间、地点、复习科目、每次会面的复习安排等。
- 第三步,在每次小组复习前,你都要提前花一定的时间(比如1小时),独自过一遍当周的知识点,边复习边筛选,总结好自己认为最难的问题——即包括你已经啃下来,但之后还需温习巩固的硬骨头,还有凭一己之力还未能解决的疑难杂症。
LEO的学习仪式感——两周高强度复习,一次性拿下GMAT
- 第一个建议是面临“迫在眉睫”的大考,我们必须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咬牙冲刺,绝不轻易怠慢和气馁。
- 第二个紧迫备考的建议,是一定要透彻、全面地摸清自己在“零复习”状态下的实际情况,即“考前摸底”。
- 在裸考摸底后,我的第三个建议便是结合当前情况(尤其是弱项),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制订时间紧迫的备考计划,三条建议。
- 1、尽可能地计划制订得得“严苛”一些。
- 2、将计划细化、制订不同时间节点的“里程碑”式小目标。
第一周,完成所有核心单词的熟练记忆。
第二周,做完全部五套模考题。
3、尽可能地将薄弱环节的相关计划往前放,“先苦后甜”、最难的部分最先攻克。
4、坚决执行计划,绝不轻易服软、偷懒,必要时逼自己以“一所悬命”的态度实现每项备考目标。
考前一定空出×天进行倒计时状态调整,做模考题,动用“吸引力法则”发酵“应考杀气”、不断酝酿“考
感”。
5、善做作业
作用:
- 学生:查缺补漏、发现问题。
- 老师:接收反馈、调整教学。
痛点: - 一做作业就成了一个强迫与被迫的过程。
- 拖延症
- 作业多
1、提前库存法
将常规作业提前完成,提前将作业完成并‘囤起来’。
想办法提前预知作业内容,先人一步提前完成“未来”作业。
提前了解作业的方法:
- 固定作业种类,如周记,测试,课后题等。
- 提前问老师,询问未来几天的作业,避免做无用功。
- 自主预测,根据同类型的作业判断后面几天的作业。
2、碎片时间见缝插针法
充分利用课下零碎时间,争分夺秒提前做作业。
利用课件或者空白碎片时间。
- 好处:因为时间限制的存在,大脑潜意识会促使我们更集中注意力做题。
3、不同作业间歇转换法
不同学科作业穿插进行,换脑子、防枯燥、提效率。
- 按照个人喜好将四门功课按照“最不喜欢—最喜欢—第二不喜欢—第二喜欢”的顺序排好。
- 时间为15-25分钟切换一次。(可以参照番茄钟工作法)
- 好处:可以归纳为“换脑子、防枯燥、提效率”
4、其他亲测好用的高效写作业法
先复习再做作业
熟悉一遍相关知识点,让解题更顺利、高效。
- 家在动笔写作业前,先抽出十分钟快速复习题目中会涉及的知识点。
- 好处:提前熟悉一遍相关知识点,解起题来自然会更顺利、高效。
假设考试作业法
把做作业当成一场重要考试,绷紧一根弦,从而显著提高效率。
把写作业当成一场正式考试,在解题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随意走动、玩手机,只能专注于手头的功课不放松。自控力不强,可以考虑找别人监控,至设置一定的“自我惩罚机制”。
好处:对抗写作业拖延症
6、重视错题
1、LEO牌错题应对法
遇到错题时,不“想当然”、不逃避。
尽量把应对错题变成一件“其乐无穷”的事
步骤一:快速确认为什么会做错题?
确认错因,杜绝以“粗心”为借口进行搪塞的做法,仔细找出做错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出错:
-
错因1 知识疏漏导致的“确实不会做”
跳转对策1
-
错因2 审题不仔细,理解错了题目要问的是什么
跳转对策2
-
错因3 (错因2延伸)错误认为是之前熟悉的题型,没仔细看完题干、疏忽了题目的变体/陷阱,便想当然解题
跳转对策2
-
错因4 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解题思路被干扰,导致最终答案出错
跳转对策3
-
错因5 (多出现在考场)心理素质不过硬;因紧张而发挥失常,原本会做的也错了
跳转对策4
-
错因6 会做,解题过程也没问题,写答案时笔误导致丢分
跳转对策5
-
错因7 (错因6延伸)填错答题卡导致失分
跳转对策5
-
错因8 无法归入上述类别的其他错因
跳转对策6
步骤二:根据诊断,攻坚错题
对症下药,根据步骤一中的“诊断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错题。
- 对策1 “知识疏漏”有不同类型,可能是理科的公式定理没理解、某种解题方式没学会(比如几何体加辅助线的门道),也可能是文科的记忆类知识点没背熟记牢。总之,这是我认为最有趣的(当然也是解决起来相对痛苦的)一类错因。
方法:
1、确认具体的知识
2、不要拖延!找到对应相关知识点(笔记、练习卷)
3、不要图快!耐心仔细的学一遍。(自己没法搞懂,果断请教老师/同学)如果是文史类,没有捷径,耐心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4、学会之后,重新做一遍错题,再次遇到磕绊也别怕,重复第二步,第三步或仔细阅读和理解标准答案,然后再做一遍,直到完全会做,且答案正确为止。
- 对策2 这种错因和智商无关,和心态有关,三个字——太浮躁,四个字没沉住气。
精读一遍错题的题干,把自己之前误读或漏读的信息用红笔标记出来,警醒自己。
另外,把每次审题的差错都单拎出来,总结一个“常见陷阱/变体大全”,比如数学里的计量单位不统一、英语里的前后时态变化等,最好打印出来夹在错题本(下面会介绍)里,或贴在墙上,每天提醒自己,直到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再也不会会错题意。
- 对策3 因为做题时开小差而出错,是特别“冤大头”的一种情形——并非不会做,只是“不小心做错了”。
说到底,还是专注力出了问题。
通过番茄钟工作法
、与世隔绝法
、激励法
、两分钟原则法
、舒尔特方格训练法
、锻造出强大的专注力。
- 对策4 因为紧张而在考试中错误频出、发挥失常是很普遍的现象。
不紧张的情绪,多半源于调整得比较从容的心态。
告诉自己:
第一,考试时一定有很简单的题,也会碰上可能让我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的“变态题”,对于后者,结果要么是幸运做对,要么是出错丢分,但即使丢分,我依然有机会取得好成绩:
第二,“我难人也难”,折腾自己的题同样不会让别的同学好过,所谓“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大家都在面对一样的试卷,都有一样的忐忑,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 对策5 因为笔误/填错答题卡而出现错题,实在非常不应该!建议老出这种状况的同学赏自己一巴掌。
- 对策6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其他做错题的原因,也不要忽视,应该及时复盘、改正和总结,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步骤三:整理错题、时时复习
将错题整理归档进错题本/集,并定期复习,以防错题“死灰复燃”。
2、错题本操作指南
几条经验
-
归档优先级
因为“确实不会做”而错的题,优先收录。
因为考场紧张/发挥失常等做错的本来会做的题,可以不收录。 -
科目:
理科(数理化生)更适合做错题本,尤其是公式定理类的计算题;
文科视情况,英文的语法和固定搭配等也适合,但题干长的记忆类题目(比如史、地、政大题)不一定全篇摘录更适合录音。 -
快捷形式:
拍照(包括题干、错误答案、正解订正),专辑相册命名规则日期-科目-知识模块。
错题本的使用建议
经验有这几条
- 用复习时间轴
将某道/某批错题整理进错题本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一周、半个月后,以及涉及该题知识点的考试前二十四小时,复习错题,用手遮住错解和正解,完整重做一遍,直到100%确认“无障碍做对”为止。
- 状态标记
三种颜色记录当时状态。
绿色代表“轻松无障碍做对错题”,
黄色代表“需要一定思考/稍微卡壳,但最终能做对”,
红色代表“仍有问题,不会做或没做对”。
- 结合分段复习法、和问题清单。效果更佳。
LEO的错题本模板1
LEO的错题本模板2
LEO的错题本模板3
7、战胜偏科
1、偏科的成因测试
2、“海角计划”拯救偏科
步骤一:Confidence restoration,重建自信
步骤二:Assessment,诊断&评估
- 天赋/兴趣使然
- 老师因素
- 家长影响
明确原因后,接着细化评估- 一共有几科弱项科目需要补习?是哪一(几)科?
- 之后是否有机会摆脱该科影响(比如文理分班后再不想学;大考时可以自主弃选)?如果“是”,暂且允许自己“破罐子破摔”;如果“否”,就要采取行动。
- 弱项学科的“薄弱程度”如何?建议评判时参考这几个等级:
-差、考试基本不及格、严重拖后腿
-较差,勉强及格/每次大考都拖不少后腿
-中,是学得最弱的科目,但不至于挂科,只是和强项有明显差距
-轻/较轻,很难考出满意的成绩,和强项存在差距
- 步骤三:Planning,制订偏科补救计划
消除偏科源头因素
结合弱科的“薄弱程度”诊断当前的学业作息,思考下面问题。问题的答案便构成了偏科拯救的详细计划。
- 步骤四:Execution & Evaluation,执行与结果评定
第一个“E”代表“execution”,制订计划当然是为了执行。
第二个“E”代表“evaluation”,对这次偏科拯救行动的阶段性结果和最终成效要实时评估。
执行“海角计划”时的注意点
- 提防“trade-off”,不顾此失彼,补习弱科时别耽误了其他科的正常学习。
- 补习弱科这件事会很无趣,可能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别沮丧,这太正常了。多激励自己,多交流。
- 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别忘了“美好愿景激励法”,想想迈过这道坎儿以后的生活可以有多美。
8、请教老师
不愿请教老师的原因
1.众目睽睽之下,追着正在离去的老师问问题,显得傻兮兮的,怕同学们笑话。
2.自己成绩平平,无论是在班上还是在老师心目中几乎没有存在感,莽撞地跑到老师跟前张口就问问题,担心老师蒙圈,自己也闹个大红脸。
3.担心自己的问题很“傻白甜”,惹老师不屑,被老师看低。
4.不喜欢任课老师,有问题宁愿问同学,也不请教老师。
如何请教老师?
请教老师前:
请先备好这三项物件:一个本子
、一支笔
和一份问题清单
。
请教的开端:有礼有节,体谅老师。
请教过程中:全神贯注,不懂就问,刨根问底。
请教结束前:记得让老师做评估。
请教结束后:温习和回顾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