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政經學院一位副教授,Elliott Green,利用谷歌學術的資料,自己統計、排序了社會科學著作當中被引用次數的排行榜,還蠻有趣的。
讓我有點意外的是,第一名竟然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第二名則是在傳播領域遠比在社會學領域名氣還要大的《創新傳佈》。我一直以為會高居第一的《資本論》在1950年以前的確位居第一,但現在整體來說僅排在第17名。
(1950年之前社會科學著作被引排行榜)
有趣的是,Green教授還做了一個比較,就是排行榜上作者自己的諸著作當中,被引次數最多和第二多之間的差距比例。照理來說,排名越前面的學者,差距比率可能會稍微大一點,因為代表作實在太出名了,第二名的著作當然會因此相對遜色。或者是,如果該學者思想具有連慣性、持續帶來重大影響力,那麼這個差距比例就會很小,因為表示本本皆重要、被引率一直很高。所以像傅科、班度拉的各著作被引用次數的差距比例就小。
但有一個人很尷尬,就是安德森。
(被引排行榜上作者自己著作被引率第一與被引率第二之間的差距比例)
安德森的著作《想像的共同體》被引次數超過六萬次,高居第五。但是他被引率第二高的著作《比較的幽靈》僅僅只有979次(這本書的中譯者還是我的很要好的同事)。就數字表面上來看,這彷彿意味著安德森其實並不是思想影響力很大的學者。Green猜測,其實很多人引用《想像的共同體》往往不是因為真的讀過這本書,而只是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取得好,很好拿來提一下,所以就引用上去了。
當然安德森顯然不真的是「一片歌手」,他在東南亞的研究是眾所皆知的重要,幾乎無人可敵,所以前一陣子的過世讓學術界相當哀傷。而且被引次數其實也不真的證明了什麼,因為被引的原因很多,而這原因不見得都是因為這著作很有影響力、很重要,或是不是因為學者喜歡這著作所以引用。比方1960年代,帕森斯的著作在社會學界大家都在討論,想必當時帕森斯的被引次數很高。但當時大家引用他,是因為要批判帕森斯、要罵他。所以被引次數和這排行榜的娛樂效果比較大,就是好玩有趣而已,實質上的價值還得考慮更多因素才有意義。
不過這排行榜當中有兩點倒是很值得參考。第一,排行榜上各學科,除了經濟學,就屬社會學的引用數最高。這表示在社會科學當中,除了經濟學,大概就屬社會學最有影響力了。
(社會科學著作被引次數排行榜前50名的學科領域比例)
而且,不管是哪個領域的哪本著作,其實都是理論著作。也就是說,其實真正雋永的研究,就是理論研究。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社會理論、立志以社會理論研究為志業的原因。用數據、統計來堆疊與分析的研究當然很重要,但如果沒有提煉出理論,為人類開拓新的視野、提出新的觀念,那麼社會科學就會少了那麼一點味道。唯有理論才能洗滌心靈、歷久彌新。理論研究永遠是最值得鑽研、投入、享受的學術領域。
Green教授的原文在此:http://blogs.lse.ac.uk/impactofsocialsciences/2016/05/12/what-are-the-most-cited-publications-in-the-social-sciences-according-to-google-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