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四种引用类型(强引用,弱引用,软引用和虚引用)

从JDK1.2开始,我们把对象的引用分为四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够更加灵活的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四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应用。

1. 强引用

我们平时使用的最多的引用,是最普遍的引用。JVM不会回收这些引用,即使当内存空间不足时,JVM宁可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也不会回收这些对象。
强引用代码示例:

 String str = "abc";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str);

这段代码中list集合中的数据不会被释放,即使内存不足时。

2. 软引用(SoftReference)

可理解为可有可无的引用,当内存空间充足时,垃圾回收器不会回收他;内存空间不足时,垃圾回收器才会回收他。
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具体队列类为SoftReference。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VM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相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软引用代码示例:

String s = new String("test");
SoftReference<String> softReference = new SoftReference<>(s);
s = null;
f (softReference.ge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s=" + softReference.get());
}

虽然s被赋值为null了,但运行此代码发现是可以输出test值的,说明softReference .get()就是获取到了s的一个软引用,当内存充足时引用不会被JVM回收,所以可以打印出值。但如果内存不足了,JVM便会回收该引用,那么通过get方法将获取不到软引用了。
软引用常用于缓存数据。

3. 弱引用(WeakReference)

与软引用类似,但生命周期更为短暂。当垃圾回收器进行线程扫描时,无论此时内存空间是否充足,都会将其回收掉。
同样的,弱引用也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具体队列类为WeakReference,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VM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相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弱引用代码示例:

String s = new String("test");
WeakReference<String> weakReference = new WeakReference<>(s);
s = null;
System.out.println("isEnQueued " + weakReference.isEnqueued());
if (weakReference.get() != null) {
  System.out.println("s=" + weakReference.get());
}

其中weakReference.isEnqueued()方法返回的是是否被垃圾回收器标记为即将会回收的状态值。

4. 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又称幽灵引用,可以理解为一个没有用的引用,即形同虚设的一个引用。虚引用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回收掉。
虚引用是话语权级别最低的引用,只要垃圾回收开始工作,那么虚引用就会被回收。
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具体队列类为PhantomReference
代码示例:

 String s = new String("test");
PhantomReference<String> phantomReference = new PhantomReference<>(s,null);
s = null;
System.out.println("isEnQueued "+phantomReference.isEnqueued());
//必定为false
System.out.println(phantomReference.get());

其中phantomReference.get()必定为null

总结

除了强引用,在实际程序设计中一般很少使用弱引用和虚引用,使用软引用的情况较多,因为软引用可以加速JVM对垃圾内存的回收速度,可以维护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内存溢出(OutOfMemory)等问题的产生。

引用类型 被垃圾回收时间 用途 生存时间
强引用 从来不会 对象的一般状态 JVM停止运行时终止
软引用 在内存不足时 对象缓存 内存不足时终止
弱引用 垃圾回收时 对象缓存 GC运行后终止
虚引用 不确定 不确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