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心理咨询时的重要指南之一:别被预设带跑偏

文 | 华泳

编辑 | 杜昕

前几个月,俺家的中央空调“坏”了,错误码显示是“电压不稳定”。我去问了安装空调的销售,他说,估计是线路问题,调整线路就好了。我对此也深表赞同。

但是维修工人仔细检查了之后,竟然把机器拆到了很里面,取走了一块电路板,说要换这块;费用要几千元,而且还要专门进货,需要一周之后才能拿到。

还好在保险期间,所以是完全免费的。换上之后,到现在运行稳定,再没有出过问题

我想表达什么呢?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对于我这个在维修空调方面不专业的人来说,我也可以有预设,也可以四处打听,甚至问问相关人员,比如空调的销售人员,因为我和这人更熟悉嘛,所以我可能更加信任他说的话。

我们很多时候,会愿意听“我信任的人说的话”。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个“我信任”的意思,其实是,我和你比较熟,和专业水平却关系不大了。

现在,由于互联网信息爆炸、查找方便等原因,很多来访者在找到我们之前,就已经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对自己的情况,如何解决,方向在哪里,都已经“门儿清”了。

这也算是好事情,至少不容易被忽悠了。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就是有很强的预设。

我经常讲一个例子:

如果你来我家做客,对我说,华老师,麻烦你到厨房帮我拿一个杯子吧,我想喝水。

这是很尴尬的。因为俺家的杯子根本就不在厨房里。如果一定要我去厨房拿,我恐怕只能给你拿个碗了,或者是锅。

如果可以尊重实际情况,允许我去餐厅拿杯子给你喝水,那么就会很顺利的啦。

所以,如果您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发现自己其实知道症结在哪里,但是却没办法改变,于是去找心理咨询师,让咨询师带你去处理这个“症结”,那么,就和来我家要我去厨房拿杯子一样,你所要的杯子,根本就不在那里。必然会失败。

很多来访者刚来的时候,头一句就说:我其实知道我的关键点在哪里,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才来找你帮助。

很遗憾,这句话里,有两点需要斟酌一下。

第一,你所以为的关键点,未必是真的关键点。

比如,有一位来访者,对我说,华老师,我就是有点巨婴,武志红所说的那种巨婴。但是我做不到不巨婴。

好,这个关键点,真的是关键点吗?

我们暂且不说,这个“巨婴”的标签,贴的准还是不准。假设它很准,那又如何呢?

“所以,我要慢慢长大”。——咋长大呢?不知道了……

请注意,我绝不是说,心理学的文章不能看,看,还是可以看的。只不过看过之后,如果能发现自己“是有问题”的,那就足够了。

接下来要怎么改变自己?这个恐怕才是关键点,是不是?

所以,我非常建议大家,如果你找到一个“关键点”但是发现改变不了,那么,您还是忽略这个“关键点”吧,这个关键点,一点儿也不关键。

第二,有些时候的关键点,其实是一个道理。

道理很重要,我也同意,但是,通常的情况是: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电影台词)。

心理学上的确有认知调整这个流派。但是,认知调整是有其局限的。

如果你的某个认知,背后有个人伤痛,那么就需要疗愈这个伤痛才能很好的改变认知。

如果这个伤痛是家族的伤痛或者是良知,那么改变起来就更加的困难,需要做排列,做觉察,慢慢审视,逐步超越。

这绝非一日之功。

所以,我前面说,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意思也并不是说,你们都得来找华老师,你们还可以让自己成为专业的人,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觉察自己,释放情绪,疗愈和改变自己。

哪怕是做一个业余咨询师。

我的一些学员,她们在学习了我的觉察里一阶课程之后,又学习了二阶&疗愈师培训,她们就可以互相做练习,疗愈和改变自己。

我有一个ES疗法课程(以前被称为心灵成长二阶课)的学员,她人是在国外的,她和国内的同学,通过视频来互相做咨询练习,几个月已经做了80次以上哦。80次的意思是,今天我来当咨询师疗愈你,明天我来当来访者你疗愈我。

OK,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我说的,关于预设。

前几天,一位朋友问我说,他儿子找了一位咨询师,咨询了两次,觉得帮助不大;他想问我要不要换一个咨询师,或者让他儿子来找我咨询。

我回答说,通常来说,咨询师的学历、亲和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关键还是专业能力如何。来访者才咨询了两次,对咨询师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其次,来访者通常会有预设。

这位朋友说,是的,他说儿子虽然才高三,但是平时就喜欢看心理学的书籍。

我说,有预设通常就会比较排斥咨询师的指引。

就好像你觉得这个路我很熟悉,于是就不听导航的了。仅仅是不听导航倒也罢了,如果还觉得导航很傻叉,那就尴尬了。

嗯,最后我说,如果实在没什么严重的差错,还是建议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既然选择了去咨询,如果不能搁置自己的预设和自大,那么经历一下失败,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还想说一点儿。前几天,有一位来访者介绍了一个有童年伤痛的朋友来找我咨询。这人其实还有点犹豫是不是要来。他对我说,咨询也就是听他倾诉一下,不知道能有多大的作用。

这就是一种“预设”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在我这里咨询,不需要听来访者倾诉很多的,我这里重点的部分是“疗愈”——经常是通过做练习、做小物件或者是内在排列,来达到疗愈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位朋友的预设,也就是为了给自己没准备好来咨询,找一个理由罢了。

ok,今天我暂时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摘要」人偶心理游戏疗法是一种心理辅导及心灵成长的工具,简称“人偶疗法”MPPT。在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领域正...
    醒来APP阅读 6,717评论 1 5
  • 前几天一位家长求助,她在微信里面留言,希望我能救救她的孩子,我问我怎么救他,原来一年前他就曾经求助过,约好了来做咨...
    江激阅读 2,231评论 2 23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73评论 0 5
  • 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悠哉悠哉地看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尽管上学时...
    夜阑晓语阅读 3,851评论 2 9
  • 一月四号的大沙有个想法。从昨晚到现在就一直围绕在脑子里。或许深受那些小说的影响,或许真的就是我自己脑子或者精神么有...
    一個人的大沙阅读 4,141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