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前我的衣服都是母亲带领着去买的,毕竟是她用点滴呵护长成的姑娘,我适合什么款式,哪种颜色会衬的我比较好看,她比谁都清楚。小时候,母亲会给我织各种款式的毛衣,印象最深刻的是件红色的毛衣套装,四五岁时穿的,还有一件黑底彩色花的毛衣外套,这件黑底的还被我一年级的女数学老师称赞过,怎么都想不到是一位母亲织的,下面搭配的是母亲给我买的一条深咖的格子长裤,再穿一双小皮鞋,头发绑两个辫子,露出白净的圆乎乎的脸蛋,都说自己是自己这辈子最好的作品,而母亲最好的作品,我想应该是我吧。
上大学之后,第一次出远门住宿,什么都得自己来,买衣服没有母亲那双柔和之眼的“审批”,有些不安,又有些开心。还好周围都是同样年龄的女生,处在稚嫩与成熟之间,总想着去尝试不同的风格,也会给彼此参考意见。至今,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风格最复杂(“累赘”似乎比复杂更恰当),也最土,然而最土的那个时候也是我最随波逐流,跟着流行走的时候。不过谁都会经历由繁入简的阶段,这个阶段大胆的去尝试,没关系的,只有去尝试了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比如从小到大母亲都反对我剪刘海,越是没留过刘海,越是想尝试一下,母亲拗不过就随了我,果然,刘海真的很不适合我,经过漫长的几个月留长后,再也不提要留刘海之类的话。母亲很多时候对我的建议都是对的,双方都认同的固然好,但有分歧的地方,也挺好,说明我有自己的判断力啊,并没有一味的听最信任的母亲的话。不论判断是对的还是错的,首先要有判断力,判断后抉择、实践,由结果再去验证这个判断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我离认识自己又更进一步了。
如今我读研究生二年级,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风格,不仅仅是穿衣风格,自己的做事方式,喜好,性情,越来越向自己靠拢,这里的自己是二而一的自己,与内在、外在无关,是由“无思”之我与“有思”之我的区分。越接近“有思”之我,我就越感到舒适、愉悦,这里的舒适愉悦不是暂时性的,而是像空气一样与呼吸共存的,只不过是有浓度的变化。我对赫本如此长久的喜爱有一部分源于她的着装风格,毫不夸张,她的每一件衣服我都喜欢,她也实现了“人衣合一”。一看,就知道这就是赫本风格,这类衣服只有赫本穿才好看,一眼望过去,先发觉她的整体美,再而,她的这身衣服也不错。其实我不喜欢:有时穿了一件新衣服,对方说道,你这件衣服真好看。哦,你只看到了我的衣服。衣服的光芒压住了自身的气质,那便是一次失败的穿衣。穿衣服,主语是人,宾语是衣服,人是活的,会散发不同的气质,衣服是静的,需要灵气吹动它,只有二者和谐,衣才能被人带着灵动起来,散发出单独的人和衣表达不出的味道。
突然想写衣服,是因为今天我收到了第一次找裁缝做的裙子,有种意料之外的喜悦,比想象中好。赫本的裙子,大衣,套装,大多都是由纪梵希设计的,简单大方耐看,最重要的是这类服装的款式不会被年代忘却,反而越发珍贵;《唐顿庄园》中大小姐的所有裙子,都美的让人惊讶。当然它们的价位与购买渠道是目前的我无法接触到的。有时经过一些较高档的女装店,我跟老陈说:“我到了穿这种衣服的年龄,也一定有足够的资金将它们买回去。”说完,牵开自己身上的棉麻裙摆笑起来,喜欢这种有希望,但却不那么急迫的感觉。
这次做裙子,自己跑去罗湖区选布料,什么颜色的都有,什么质感的也都有,我选了嫩绿色,和湖蓝色,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与碎花布相比发现还是纯色做出来的长裙比较大气,为了保险起见,就都选择了纯色系。以前以为麻类布料就一种,其实除了棉麻还有苎麻、亚麻等,棉麻有棉多与棉少之分,舒适度不同,价位也不同,我选择了布料好一些的,因为现在看起来价位不同,料子却差不多,但洗几次,好坏就明显了,毕竟是自己特意做的,当然想穿久一点咯,选好的反而性价比高,而且布料是服装的灵魂。布料敲定后我坐了半小时的车去了宝安区的一家裁缝店,老板做了几十年的裁缝,是位先生,老陈说在一个行业做得出类拔萃的大部分都是男性。人很好,店里很干净,四台缝纫机放在一起,让人顿时有了安全感,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就定了。这种裁缝也不多见,身上有种由于手艺带给自己的高贵,言语神态平和自信,让人顿起尊敬之感。这只是看到成品之前,看到成品之后,更佩服做工的细致,做衣服比想象中成本高也值了,当时就一个念头:我要成为他的老顾客。裙子的样式就是简简单单的连衣长裙,要说风格嘛,我自定义为自然随性田园风。将图片发了朋友圈,友人们除了说好看,最多的就是说:“是你的风格。”。找裁缝做裙子,收获的喜悦就这么多,何况自己动手做呢,这算是我的一个中长期小心愿。
我几乎没见过不喜欢漂亮衣服的女人,就连大多数男人也会在意穿着,爱美是人的天性,不然,这世界该乱成什么样子。不过,衣,毕竟是要人来穿的,首先要想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着怎样的衣。对于我来讲,最美的外衣是一身的书香气,但至今还没穿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灵魂的裁缝,你的灵魂是什么样的,一件薄纱,还是一袭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