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友”这个词,于当下来说,也算是一种文化历史了。吾之中学时代,算是这种“文化”濒死前的最后一波挣扎。及至手机与网络开始“肆虐”,终于断了它的最后一口气。某日与同事闲谈,提及“笔友”二字,忽而想起自己亦曾有过“笔友”,忆来算是一件趣事。
信息匮乏的少年时代,“交笔友”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笔尖那头的神秘总能让人充满期待与好奇。像有一个你看不见的灵魂,总陪伴在你的左右。加之青涩的“作家梦”,更是对文字充满了幻想与热情。那时流行的32k学生杂志,每页的页脚都会刊登交笔友的信息。于是从某本杂志上选了一条笔友信息,发出了第一份笔友信。
信的内容早已忘记,但记得回信大约是在两周以后。激动与兴奋的心情,至今犹如在目。之后的你来我往,算是有了真正的“笔友”了。
于是,除了假期、游戏和暗恋的女同学,每日又有了新的期盼。当看到学校的传达室有自己的信件时,总如得到一件宝贝一样开心。拆信、读信、一遍一遍地读,或是向朋友炫耀:看,我的笔友来信了!
快乐维持了大概三四封回信的时间,当我把笔友的最新来信分享(或是炫耀)给朋友时,他们在读完信后,都认真地对我说到:“他可能把你当成了一个女孩。”
“怎么可能?”我反驳道,“我每一封信的语言风格都不像女生写的啊,而且我的名字也不像女生啊,哪有人蠢到连男女都分不出来!”
事实证明,真有!
下一封回信算是坐实了朋友的猜测,信中已写明了诸如:“像你这样单纯的女孩……”等此类的语言,算是铁证如山。再回看往来信件,似乎确实有些异样,细读几遍,竟愈发觉得像是一个心怀鬼胎的少年,在围着一个纯情少女垂涎三尺,惊了我一身冷汗。
然而,我还是选择相信“友情”,13岁的少年,谁会想到用“笔友”这么严肃的事情泡姑娘?于是便在回信中着重解释了我的性别问题,以及关于至高友情的种种向往。
结局很好,再无回信。
初时失望,继而无奈,再而愤怒:他奶奶的,我想和你做朋友,你特么竟然想泡我?还特么是个男的!
至此,再也不交笔友了!
文末小续:
绝交笔友数日之后,好友小涛亦有了自己的笔友,记忆中似是来自同一本中学杂志。某日,小涛悄悄告诉我,他的笔友是一个女孩。
“怎么可能?”我惊讶道,“我记得他的名字叫XX亮啊?”
“是啊,她说她故意把名字写成‘XX亮’,让别人以为她是男孩,其实她叫‘XX靓’。”
嗯姆……
慢聊,先走一步!
江闲月
2018年6月2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