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高一高二期中考试顺利结束,今天教研室分年级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各高中学校包级校长、级部主任及各学科教研员参会。
从成绩数据分析看,全县第一分数线与第二分数线成绩均有下降,各学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尖子生明显不理想,特别是高一年级与其他县市区有较大差距。对比我们进行了反思,确立了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的工作思路。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
1.各学科均有不同程度问题,各学校有明显弱科、弱班。政治学科看,高一及第、美加重本明显弱。
2.各学科存在相当一部分非智力因素丢分。书写卷面问题,审题习惯问题,错别字问题,规范意识问题等在各学科有不同程度体现。
3.各学校五一放假返校后调试不到位,学生学习老师状态不好。
4.平日课堂效益不高,落实不到位。
5.其他县市区选课走班较早,我县在清明后才选课走班,学生适应性不好。
6.教师学生对新高考后的题型题库研究不深入,解题步骤不熟练。
二、针对措施
1.各学校召开不同层次会议,着眼问题,剖析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2.坚持目标导向。制定150%的目标,拿出120%的目标完成干劲,实现100%的目标任务。
3.进行选科组合的跟踪调研,做好生涯规划,将每个学生的选科组合做到最大化。
4.强化集体备课、校际的交流。特别是美加学校,要主动与二中、教研室联系。
5.教研室教研员做好跟踪指导,对弱班弱人进行调度。
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