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欧文.亚隆)读书笔记之六——对儿童的死亡教育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第三章  “ 儿童的死亡概念 ”最后一部分是讨论对儿童进行什么样的死亡教育比较合适。

是的,儿童在很早的年纪就接触到死亡,感受到死亡带来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那么,怎么样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才合适呢?

作者认为“儿童必须以与内在资源相匹配的速度处理各种问题,’过多’、’过早’显然都会造成失衡”。所以,对于儿童有关“死亡”问题的引导和教育,也应该视情况而定,视儿童的承受能力,决定给儿童什么内容的教育。

还有一个比较具体和实用的技巧,在此分享一下:让儿童成为“都没有”(与死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情形的掌控者而不是受害者——可以保护儿童免受“不存在”的威胁,从而减轻儿童的焦虑,比如,让儿童拔出浴缸的塞子,看着浴缸里的水流走;按下马桶盖上的按钮,看着马桶里的东西被冲走;自己吹灭火柴的火焰;用自己的脚丫踩垃圾桶的踏板,看着垃圾被倒掉,儿童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看到并体会到物体的消失,分离焦虑就会大大减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