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审前调查的思考建议
审前调查是审前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审前调查可以总体把握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定高质量审计实施方案,为做深做实研究型审计打牢基础。
一是强化行业政策研究。在实施审计项目前,要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开展深入审前调查。根据被审计对象职能,开展审前调查分析,紧扣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贯通“政治—政策—项目—资金”链条。围绕被审计单位主责主业,掌握清楚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运行管理模式,找准被审计对象所在领域重点。
二是强化数据整合分析。多渠道广泛采集被审计单位的多个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数据、收发文记录、业务系统记录、内部控制管理、往年审计反映问题等相关资料,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撑。对获得的信息运用资金流量分析与合规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发掘和排查盲区盲点、锁定资金监督盲点、排查资金使用环节监管漏洞。做到精准评估审计风险,使审计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审计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三是强化审计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审计内容与审计目标,运用研究型审计思维,细化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明确审计对象和范围。按照被审计单位主要职能职责,结合前期对审计对象的调查研究,制定不同的审计关注重点,特别是要突出反映部门核心职责、前期调查分析掌握的问题线索或疑点等审计重点事项。科学安排现场审计时间,合理高效配置审计资源,细化分工,充分调动审计组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所长,形成最大“审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