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组局人的业务技能与价值体现

google-earth-view-5178

在部门的会议上大嘴(是领导宽容之故哈),在培训优化的提议里,让编外的同事参与到授课的工作中去:由培训班上主持串场素质的自我主动磨炼、提升,经由录制视频的较为客观的评估筛选,进而给予授课的机会(也是他们主动努力创造出来的),以此作为激励,并将培训班组织协调工作做到更优。
形成培训组织高效+本单位获益+个人成长的多方共赢,也努力促成这一机制的自我正循环的启动:

→事务性工作肯干得极致+主持地好+邀请到牛人
→授课
→倒逼自我学习
→授课带来的自信,以及学员的高看一眼
→培训班本身内容上一个台阶(有动力邀请更优秀的老师)+组织形式的专业(培训经理本人的主动性提升)
→……

最近的感触,是认识到营销方式本身,可以作为一个“产品”去看到,高效的组织、精确的文案、顺畅的流程、授课的邀请……,都是“营销”这一“产品”可打造竞争力的几个细项的方面。而奥美、博鳌论坛的组织方,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好例子。

  • 要让学员感受到满满的专业气质和恰如其分的优质服务,这就是作为培训的产品经理,需要提升及核心竞争力之一。

  • 之二便是主动与授课老师沟通。邀请本身是一个技术活。当一个个培训班的授课老师,都由你去邀请个遍。那么,业内的业务骨干与中高层领导,也都熟悉个遍。
    当然,他们受邀本身,是你这个平台的权威;但是接触过后,若你展现出专业素养与到位的服务,那么,陌生人沟通的第一道屏障,就自然溶解了,信任,也慢慢经由你的努力而增厚。如此多个,形成几何级数的网格效应。培训经理,作为节点的价值,就会日积月累地体现了出来。

而业务精专、价值达成的一个标志是,时常问问自己这么个问题:

跳槽换个平台,还能重新组局么?重新组织之后给新单位带来价值的一部分,即是我们自己的报偿。

p.s. 晚上听元学习课,一些看似常识的道理,需要深刻的体会和仔细地琢磨,才能内化于己,应用于生活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我说长大就是被无端批评时不得不强忍委屈 和每天下班后放松的心情,毕竟上大学时连上课都是放松的
    kazunari阅读 172评论 1 1
  • 有很多地方需要登陆,当用户点击该控件如果用户未登录的情况下,会触发登陆,在登陆成功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简洁顺利的回...
    古都旧城阅读 8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