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去世后,祖母依旧居住在老宅北房的西间,虽然兄长(叔父母长子)与她老人家作伴,但是祖母还是那么孤单,精神头也不如以前,天气晴朗她在庭院里沐浴阳光,大多时间斜依在炕头的被褥上,闭目养神,有时呼呼大睡。父亲见老人这个样子,有时自己晚上去陪伴,如果他有事,偶尔又让我去陪老人晚上歇息,这样老人也许心情会好一些。
那年我只有十三四岁,非常胆小,本身不愿意去,但父亲的孝心我应该懂得,又在母亲哄劝下,只好硬着头皮去跟祖母作伴。
因为我从小不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情感上有点生疏,其实祖母还是疼我的,每次去她的房间,都会拿出好吃的糖果给我,在我的记忆中,祖母是一位慈祥而善良的老人。
因为父亲在村上当干部,晚上常去开会,有时吃过晚饭,天还不是很黑,我就匆匆赶往祖母老宅,一进大门,口口声声喊“婶子,婶子……”。当年婶子一家住在西厢房,大门朝北,一进去三步并作两步,看到灯火,心里才踏实,因为胆小害怕,总认为有鬼,有时墙角的老鼠,墙头奔跑的野猫也会让我心惊胆颤,也许是鬼故事听多了,也许是自己吓唬自己,后来,母亲给我壮胆,几次送我出门至祖母居住的老宅,后来也胆大了,习惯了,再有风吹草动,不会害怕。
当时祖母八十多岁,嘴里的牙掉光了,吃饭时上下腭一动一动,有时我模仿她老人家吃饭咀嚼的样子,逗老人开心,祖母瞧见哈哈大笑。印象最深的是她教我们的倒装句特别有韵味:“东西道,南北走。人家村里人咬狗,拾起狗来打砖头,砖头咬着狗的手指头……”还有民谣:“小小子,坐门墩,哭哭啼啼要媳妇,娶媳要做啥,白天干活儿,晚上点灯做伴儿……”。只要有我陪伴的晚上,祖母都与我们叙叨一遍,还讲老年间的传奇故事。
一晃多年过去,祖母逝世也已有四十五载,但她老人家教给我们唱的倒装句、民谣等我还依稀记得,但是,更多的是我陪伴祖母的日子,成了永远的记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岁月的脚步迈入现在,可那段时光,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让我想起,让我追忆。
现在,我也年逾花甲,有时会唱起祖母吟诵的歌谣,教给孙子(女),还有外孙女,不由自主,想起故去的祖母,想起我曾陪伴她人生暮年的那段美好时光。
2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