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英语: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属一种发展障碍,其重要特征是社交与非言语交际的困难,同时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1],但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4]。亚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许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赋,只有极少数的人属于高智商,经常出现肢体笨拙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偶尔会发出怪声音,但并不作为诊断依据[5][6]。其症状一般在两岁前出现,并伴随患者终生[1],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预后差。
造成亚斯伯格症的确切原因尚未厘清[1];虽然可能有部分遗传因素,但目前为止背后并无基因学基础得出的结论支撑,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扮演一定的角色[1]。脑部显影技术现在并无法厘清常见的潜在问题。
这个病症在1944年被提出,因为成因与诊断标准长期存在争议,2012年12月1日美国精神医学会决议取消亚斯伯格症这个名称,并将之纳入自闭症光谱(ASD)。2013年时,亚斯伯格症的诊断已经从《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数据手册第五版》(DSM-5)中移除,现在这些患者被涵盖于自闭症光谱中:其中包含自闭症与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2015年,亚斯伯格症仍然被保留在《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
亚斯伯格症不限于单一治疗方式,然而支撑特定干预措施的疗效证据亦有限;治疗目标在于改进较弱的沟通技巧、强迫症、重复的例行工作和肢体动作不协调。干预措施包含社交技巧的训练、认知行为治疗、职能治疗、言语治疗、父母职能训练和心理或焦虑等相关问题的药物治疗。随着年纪增长,大部分儿童患者的情况会改善,但社交与沟通障碍通常仍持续存在,部分研究学者与在自闭症光谱里的人士主张另一个观点,认为泛自闭症只是个体呈现的差异,而不是必须治疗或治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