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读到最后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我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为翠翠与傩送二老朦胧的爱情。也为翠翠的命运。

       作者沈从文先生在最后埋下伏笔,说,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明天这两个字上加了这样的标点符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到底傩送有没有回来,和翠翠有没有在一起?

     两个相互喜欢的年轻人,却因为大老的殒命,而产生误会,心生芥蒂。到最后由老船夫的死和傩送二老的出走做了结局,只留下孤苦伶仃的翠翠依然留在碧溪岨守着那个渡船。

     作为一个有着方便通讯的现代人,我依然羡慕那个年代翠翠与二老的朦胧爱情。喜欢一个人,可以为那个人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直到那个人答应为止。正应了木心先生的那首诗《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是啊,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再没有别的心思去关心其他人和事情。

     傩送如果娶了团总家的女儿,就可以得到一座碾坊。而傩送却不为所动,他说,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房,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模样。

     沈从文先生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的情景,也让我体会到了爷爷和翠翠这一老一小单纯生活中的孤单与悲凉。

      翠翠与二老的朦胧爱情仿佛如泡沫一般,还未展开,就因大老的死去,二老的离开和爷爷的离世。而仓促的破灭。迅速的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

        在小说接近尾声时,作者在不确定中,给了一个不能兑现,却也聊以给人一点儿安慰的幻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希望傩送可以回来,陪着翠翠。给她一个幸福的结局吧!

                                           2017-2-1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云水婷心_1016阅读 9,729评论 0 33
  • 《边城》这本书是以农村为背景的,可能因为沈从文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以他特别强调自己的农村背景,在该书中展现了...
    梦幻LL阅读 3,244评论 3 0
  • 沈从文先生,湘西凤凰人,一位十分擅长描绘风土人情的名家,他的作品透露着烟雨湘西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他的《边城》勾勒...
    1703鲁雪阅读 4,183评论 0 2
  • 昨天下午重温了遍沈从文先生的名篇——《边城》,看完后我差点哭成狗。 看着老船夫自知时日无多,拖着带病的身子舍出一张...
    王怡尹111阅读 3,273评论 0 1
  • 女人一怀孕就得把工作辞了,回老家待产。不过也有少部分女性一直工作到生,之前一直在医院上班,体制内。 医院上班是一直...
    杨丽萍说阅读 5,247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