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石田淳的《从行动开始》。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咱们打开改变人生的大门。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改变自己,却总是停留在想法阶段。
想减肥,可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想学习新技能,买了一堆资料,却连包装都没拆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咱们陷入了一些难以改变的困境。
首先就是“认知偏差”。咱们的大脑喜欢胡思乱想,容易把与事实不符的猜测当成真相。
就像女生给男朋友发消息没马上收到回复,就开始瞎琢磨,是不是自己惹他生气了,是不是他在骗自己,可实际上可能只是他手机没电,跟上司出去吃饭了。
这种认知偏差会让咱们产生很多误会和负面情绪,影响我们做出改变。
还有对语言过分敏感。职场新人听到上司随口说一句打印纸用得快,就担心上司觉得自己公物私用或者工作没做好,可上司可能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这种过分敏感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失去冷静的判断力,做出错误的选择。
另外,我们还总是过分关注那些“做不到的事”。
一天脑海里会冒出700次“自动化思考”,大多都是负面信息,我们还会把这些负面信息放大,总是因为做不到的事苛责自己,对自己越来越失望,陷入恶性循环。
那怎么打破这些困境呢?
第一步,要启动行动。启动行动的关键是目标。
目标要符合当下的能力和状态,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别人的期待,还要把目标拆成一个个小步骤和小习惯。
因为“行动力 = 当下能力 + 微小目标”。比如你想减肥,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一个月瘦20斤的目标,而是从每天多走1000步开始。
第二步,遇到挫折时别自我否定。
很多人遇到挫折就会想自己不行,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候可以采用“实况转播”的方法,回放事情的整个过程,不评论也不解读,回到事情本身,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比如你减肥的时候没忍住吃了一顿大餐,别自责,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吃,下次怎么避免。
第三步,后期可以借助ABC认知模型和劣后顺序来加强自我管理。
ABC认知模型就是通过改变A(事件)和C(结果)来影响B(思维行为)。
劣后顺序就是先决定要放弃的事情,然后集中精力做要完成的事情。比如你想学习,就要先放弃一些无意义的娱乐活动。
总之,《从行动开始》告诉我们,想要改变人生,抱怨和只靠意志力是没用的,只有科学管理自己的行动,从小习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目标。
让我们行动起来,打破行动的枷锁,开启改变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