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去经历更多的人生,去借他人的眼睛去看见更大的世界。
佛陀在佛道中修行,我们在尘世中修行,愿你我都能早日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黑的小说,讲述的印度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为了寻找自我,离家成为苦行僧一路修行的经历。不知你是否看过这本小说,是否从书中有所收获呢?以下是我的一点阅读心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文题所述,看完整本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人生就是不断的觉醒,最后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书中的悉达多,写的其实就是你我”。在书中悉达多经历了四次觉醒,终于悟道。
随着悉达多的成长和学习,他心中有太多的疑问,最主要的是关于阿特曼(自我)的疑惑。为此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走出原生家庭,选择做一个沙门,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这是不是跟我们很多人一样,年纪稍大一点就渴望离开父母,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这便是悉达多的第一次觉醒,就像很多人人生过程中的第一次觉醒,离开父母,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或为了学业或为了工作。
人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一旦他们长大,便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自己的未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经历三年的沙门生活,悉达多学会了克己、学会了修习、斋戒等等。但他质疑现在的修行方式,认为这只是对现实的逃避,继续修行也无法证悟涅槃。这就是悉达多第二次觉醒,也是一次成长。他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在轻信权威。
“ 我们只寻得安慰、麻醉,我们只学了些迷惑自己的把戏。我们根本没有找到那条道中之道。”
接下来,悉达多离开了沙门。他决定去世俗中寻找真我。离开沙门后,他一直在反思,自己到底要寻找什么,他要寻找真正的自我,但却去请教师傅,去学习法义,这明显背道而驰,他对自己越来越陌生。所以他不打算苦修,他要拜自己为师,认识自己。
之后悉达多步入尘世,向妓女学习欢爱,向商人学经商,向赌徒学习赌博,他渐渐的开始迷失了自己。当我们从大学出来之后面对花花世界也是如此,充满激情,充满渴望,但容易迷失在世间的繁华之中。用俗话说“你终于活成了你讨厌的样子”。他开始厌恶自己,厌恶现在的生活。他选择离开现在的生活,不再被世俗囚禁,不被欲望囚禁。当他想到以死来解脱,他突然醒悟,所有经历的一切只是为了更真切的感受真我,这是他第三次觉醒,接受现实,接受过往,从中理解每一段生命的意义。
重获新生的悉达多在河边遇到了恩师船夫,于是也开始学习划船。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珈玛拉,带来了他的儿子。作为一名父亲,他面对娇惯的儿子一味地忍让,忍受儿子的折磨,以便儿子能留在他身边。可最后儿子还是离开了他,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如同当年他离开家一样。悉达多始终没有在儿子离开的悲痛中走出来,直到船夫的多翻开导下,他终于放下了我执,接受一切。
这是悉达多第四次觉醒,学会放下。不再对抗命运,对抗意志,不再痛苦。认知圆满,赞同事件的流动,生命的趋势。
最后,佛陀在佛道中修行,我们在尘世中修行,愿你我都能早日寻找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