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表格
(1.)开源项目记录表
1. 项目 1:写下你想要的开源方法
2. 开源点子来源:课程中的启发、自己发现的……
3. 要做什么/困难:你觉着这项开源需要做的事情、或者遇到的问题。
比如:这项开源需要的成本是多少?需要什么资源?如何操作?
4. 具体的办法/解决方法/具体信息:当然是填具体的方法啦~
5. 周围的人谁能帮助你:如果身边的人能够为你提供帮助,快积极地向他们请教吧。
6. 我做了什么:之后可以持续记录自己的执行情况 。

二:目标如何制定
(1)1、金字塔法则
自我管理中,有个知名的目标设置方法——金字塔法则,它的核心理念是将大目标合
理分解成小目标——即将人生的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中长期目标,每一个中长期目
标分解为若干个短期目标,每个短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可立即着手的小目标。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统帅,是较抽象的理念,它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目 标也都体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比如,你希望自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那么无论你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以它为标准,学习是为作贡献作准备,工作则直接创造财富,生活上做到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人生的中长期目标有一定期限,它是由数个短期目标组成的,短期目标则是由日常生活中可立即着手的小目标组成。
这几类目标的关系就像一颗树,中长期目标是干,短期目标是枝,而日常小目标是叶。
只有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能实现短期目标;只有实现每一个短期目标,才能实现中长期目标。
这好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小目标,小目标牵制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
和催化剂,而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
对我们来说,设定一个目标不难,但要实现目标却不容易。
如果目标太远大,我们会因为苦苦追求却无法得到而备受打击,很有可能就自暴自弃,在中途放弃了。
因此,将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周每天的任务上,
正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而且,这样分解,有三个优点:
1、便于着手,用于将空洞的概念转为目标之后,进一步分解成具体某个行动,就可以 立即执行起来;
2、可以衡量,分解好的小目标是足够小的行动,往往具备“量”的要求,比如一天背 200 个单词,完成一篇论文,因此小目标的完成可以量化并自我考核;
3、方向一致,由于是从上到下的分解模式,每一个目标都与上层目标紧密相连,使所 有的目标都与顶级目标保持着关联和统一,小目标完成了,就算是完成了大目标的一 部分,这能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促使我们继续前行。
那么在开源中,我们具体怎么制定分阶段的目标呢?
表格二

建议把长期目标的时间维度定在 1 年。 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尝试开源,对自己的能力等等还不甚了解,对长时 间段下能收获多少,并不清楚,很难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二,是因为在我们的开源中途,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思路和机会,这时候,我们要做的 事情和想要收获的东西都会变得更多,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因此,相比较三五年的间,每年调整一次会更合适。
所以,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开源的第一年,你想在各个阶段达到什么目标呢?
可以按时间段,把目标填写在这个表格中。
(2)2、SMART 原则
所谓 SMART 原则,即: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总结起来,我们设置目标的步骤其实就是三步:
1.完成下面这句话的填空,搞清楚:谁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路径,运用了什么方法,
使得谁,在什么场景下,产生了什么反应,希望促成什么结果。
2.将希望促成的这个结果量化成可衡量的指标。
3.检测这个目标是否可实现,并且与长期目标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