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家里不缺钱的请忽略这篇文。
以前上学的时候听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就觉得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爱是应该被认为可爱的,那是因为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可怜”可以当“可爱”解。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大家总喜欢说:全天下最不求回报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不觉得自己是那个最自私的混人吗?凭什么要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凭什么要这么认为!我们还没有成为父母的时候可以误解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当我们升格为父母后还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最底部说出那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不求回报的”吗?我不敢,因为我真的要求回报。
我们小区有好几对老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全部身家来这个城市给子女带孩子的,他们有些是退休人员、有些是实打实的农民、有些是曾经的小商贩……总之,他们都抛弃了自己的曾经来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想着孩子以后负担能轻一点,他们愿意为孩子负房子首付,然后用自己的钱来贴补孩子家里的日常开支,希望孩子们能把自己挣的钱多存点,毕竟孙子辈的还要用很多钱。有些家庭稍微有点余钱的都赶紧生了二胎,于是两个老年人就把家里的后勤包干了,让年轻人都出去工作。家里的活儿真的看不见,但是却永远也做不完:地板要擦、衣服要洗、菜要买、孩子要接送…… 每天的饭菜还得变换口味,否则会被嫌弃。他们一般不会抱怨,因为子女们上班也很辛苦。可是偶尔还是会不由自主说起自己曾经的生活,脸上浮现的怀念和惋惜是遮不住的。他们想要回报,他们希望孩子可以过得好,这样自己也才能心安理得地过得好。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他们难道不想给父母回报吗?我们接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便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可是我们在城市立足真的好难。带着所有人的期待上完大学,以为人生从此就要开挂了,谁知道考研普及了,我们本科生被降级了,因此工资也就降级了,挣得少,但还是要撑起自己的内心和父母的期望,于是我们渴望被父母关怀也不得不把自己的所有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在物质上给父母什么了,有些苦真的是有心无力的苦。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难道就能不求回报吗?我们可能盼望着以后自己能安享晚年,不要像自己的父母现在这样累。
所以,我们都存在着这么多的无奈,不求回报都是在给自己打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