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育儿过程中,你那么爱焦虑吗

01

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出于爱孩子的本能,我们总希望自己童年没有圆满的东西,能在孩子身上圆满,自己遭遇的遗憾,自己的孩子能够避开。

这种为了孩子好的意愿,常常让我们分不清自己和孩子的界限。

结果,我们的发心虽然是为孩子好,但最后因为强加了自己太多的经历色彩,导致我们做的事情实际上已经不是为了孩子了。

我在育儿的过程中,也不止一次地警醒意识到:“这是我对自己童年的情结,我却不小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虽然这常常是一种后知后觉,但它还是让我处于了一种察觉状态,避免类似状态过于频繁地出现。


02

从小在姥姥家长大,一直接触的是十几口子人的大家庭。

我一方面是全家宠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背负着很多本来不属于我的负担。比如,妈妈和舅舅吵架了,我会觉得是我的原因,姥姥和姥爷发生矛盾了,我也觉得是因为我……

为了被所有人爱,也对得起所有人的爱,我在很小的年龄就会去协调大家的关系。

当然,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是没有能量和方法去处理成人间的矛盾的,于是,我更多地是通过做个听话的孩子,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得乖巧懂事的方式来当“和事佬”。

多年后,当我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我将自己这些行为称为讨好。足以看出我对当年自己处境和行为的不接纳。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隐痛的按钮,我在育儿的过程中,很想培养他真实、率真的个性,而不是像我童年那样去讨好谁。

03

前不久,带儿子到去看望他爷爷奶奶。

牙牙学语的他,在爷爷家边玩边说:“爷爷家,爷爷家……”还时不时地跑去到爷爷奶奶面前扬起下巴甜甜地喊:“爷爷爷爷……奶奶奶奶……”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我的心里却不是滋味——这小家伙,不是在讨好爷爷奶奶吗?

这个想法的涌现,让我很不舒服——宝贝啊,妈妈最不想让你讨好谁,妈妈充分地陪伴你,满足你的安全感,就希望你坦坦荡荡,不需要在小小年龄讨好别人。

好在,我还是个觉察力蛮强的妈妈,我开始停留在自己心里涌现的不舒服上,并去感受它。我问自己:“你为什么不舒服?”

我听到自己说:“因为我觉得孩子在讨好爷爷奶奶。”

“为什么你觉得孩子在讨好爷爷奶奶?”

“因为我小时候经常用乖巧去讨好家里人。”

“哦!你是将孩子当成童年的自己了是吗?”

这个问题一出来,我的心里清澈了,对!此时此刻,孩子的行为就是按下了我心里敏感的按钮,我对自己童年的处境感到不舒服了,但却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于是,我对自己说:“孩子不是小时候的你,他的童年是属于他的,和你的童年是两回事。”

这么一想,我心里释然了。当再听到儿子甜甜地叫“爷爷奶奶”时,我的心里不再难受。而且,我能换一个角度感受到儿子对爷爷奶奶的情感,也能很骄傲地认为,儿子的行为是一种智慧和出色的生存智慧。是的,想让别人对自己友好,自己先对自己友好。这不是很智慧的行为吗?我的儿子适应力很棒呀!

因为接通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也对自己童年的行为释然了,那个停留在岁月深处的小女孩,此时此刻,也得到了我深深的拥抱和认同,她放松了,儿子也放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本文纯属虚构) 1 2016年5月6日,与大学好友夜袭清华大学,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的校园,想起杨澜说的青...
    雨意生香阅读 3,218评论 2 12
  • 第18天·21天OH卡美颜瘦身课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
    Evayaoyu阅读 1,183评论 0 0
  • 开源原来还有如此的方法 也许是因为身处内陆,也许是因为上网浏览的信息面太窄,也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对于开源,虽...
    努力的熊猫yaoli阅读 9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