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从哪里开始
让我们先忘记那些关于效率、关于管理、关于创业秘诀的理论吧。这些年,也曾看过不少书籍,想着也许某天在阅读高深理论时,忽然脑洞大开,灵光一闪,洞悉创业的奥秘,从此顺风顺水,可太多的时候确是在阅读中膜拜别人的奇迹,若有所悟,鸡血满满,然而没过几天,就岁月蹉跎现原形了。
这一切周而复始。直到有一天,一件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一本育儿书改变了我的认知。书的名字叫《全脑教养法》,作者丹尼尔 西格尔是世界著名的心脑医学家和心理学家。
书中关于“大脑可塑性”的讲解深入浅出,大致意思是:通过近年的脑部扫描技术,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生理变化贯穿人的一生,而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大脑的变化紧紧发生在儿童阶段。
那么,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呢?体验。甚至到了老年,体验也仍然在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
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每一个都与其他上万个神经元相联结,哪些联结因为某种体验被激活,决定了我们的心里活动有怎样的性质(包括感知、思维乃至推理等)。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大脑不断地在自我重塑,浅白地理解,就是我们通过体验,不断地在重塑自己的认知。
读到这里,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以往的尝试都不能让自己的创业真正变得高效,那是因为:之前,我总是想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把自己改造成高效的人,但这些学习和思考无一不是停留在认知层面而已。而事实上,体验才能重塑自己的认知,没有体验,难怪那些若有所悟和鸡血满满比大姨妈停留的时间还短。
所以,变得高效,不该是从内而外的;恰恰相反,它必须是由表及里的!唯有可以身体力行、可以重复体验的简单小事,才是“变得高效”可能开始的地方。我把这个发现叫做新高效大法。
为什么是微信
高效的通常理解是时间的善用(它常被人们忽视的其他面向,我会在后续谈到)。我上一篇《创业,我在忙什么》谈到了创业者的通病之一就是:没时间!
然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伯特等却研究发现,人们有47%的时间在走神并为此感到郁闷。创业者走神的时间应该不比这少吧。
那么,到底是我们时间总长度不够,还是我们白白扔掉了47%的时间?答案显然是在我们白白扔掉的这47%上。
别管时间管理课老师教给我们的那些时间矩阵图、82法则、4D原则... ...吧。我不需要再塞给自己的大脑任何复杂的认知和理论了,我需要具体的、行之有效的东西。
是时候用用上面的新高效大法啦。
不用想也知道这47%的时间大部分用在手机上,而手机的各种应用中,有一件小而微,却每天重复体验的事,就是微信!
有一个笑话说:玩微信漂流瓶,捡到一个瓶子,一共20秒。前十九秒一声不吭,最后一秒只说了一句:sb你还在听啊!
这就像在说我。每天,在地铁,餐厅,沙发,床头,乃至卫生间,我何尝不是时不时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跟我说什么,哦,还没有,那就刷群聊吧,群聊看完了呢,那就刷朋友圈吧。总觉得不能错过微信,心里不踏实,万一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可刷来刷去,那只潜意识里等待的靴子从没掉下来,却听到自己内心对自己说的这句话:sb你还在看啊!
微信这个小东西,正是我们对自己进行高效实验的好地方。
微信中倒映的那个我
日本禅宗有则小故事: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给予指点。
东云禅师见了他,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时近黄昏,其它弟子请求师父允许光藏留宿宿,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光藏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象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的心,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此训示钦敬不已,并且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学习,成为了不起的佛像雕刻家!
虽然汲水和雕刻佛像看似无关,但同样可能体现了一颗虔诚或是怠慢的心;类似地,虽然用微信这种小事和高大上的创业看似无关,但同样也可能蕴涵着我们虔诚或是怠慢的修为。
何不看看自己一直以来是怎样用微信的,看看微信里倒映出一个怎样的自己。
让我们安静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在需要时打开它?还是在无聊时打开它?我关注了谁的朋友圈?或者,是不管谁的都关注了?我的微信回复和朋友圈发表是有话要说吗?我保留的订阅号和微信群是因为我需要?我喜欢?有一天可能需要?还是不好意思退出?每次关闭微信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
不需要评判自己的行为,只把微信当镜子,看看以往,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和它相处的。它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或者,带走了什么。
我要微信怎样为我服务
了解了以往微信和自己的关系,还不够,我需要的是具体的练习,在体验中学习怎样做微信的主人!
对于每个创业者而言,微信的作用是不同的。也许是你的销售平台,也许是你的推广阵地,也许意味着你的圈子,也许只是个交流工具,也许是你的知识源泉,或者是无聊时为你解闷的那个家伙。
我先简单粗暴地分享下在我身上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不适用的请自动略过:
1. 绝不成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
不在早上一睁眼就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是防止自己的一天被微信控制,不自觉地陷入自导航状态和问题漩涡的关键。
2. 告别永远在线
没人指望我永远在线,对吧。有急事早就直接打我电话了!降低微信的紧急度优先级。争取每天有至少一个到两个小时,不看手机,不开微信,避免频繁查看微信扰乱你的注意力,将这一两个小时变成你每天沉思与创造的源泉。
3. 坚决铲除两周没看的订阅号
如果两周都不查看,那就表明你当初关注这个订阅号,不是因为喜欢或需要,而是基于万一哪天喜欢的贪婪或万一哪天需要的恐惧。务必铲除。
4. 会选择朋友圈的人才会选择朋友
朋友圈是个耗时又上瘾的东西,更要命的是,时常看完别人不知真假的炫富后徒增对创业狗生活的忧伤。不能允许任何人在我的伤疤上撒盐!
如果朋友圈较大,仅需保留高度关注的家人朋友的朋友圈,其他人一律不看。一旦需要和那个非高度关注的朋友见面,临时打开他的朋友圈脑补下。
如果朋友圈不大,也务必关闭广告、炫富、鸡汤等毫无营养的干瘪朋友圈,其他的朋友圈留作马桶上用吧。
5. 对于那些街边嗑瓜子的群
除非重要的工作群,其他的群聊一律不跟。某些私人群,每天利用一两个垃圾时间扫一扫,如果非私人群还需要了解情况的,可以拉你的员工或者家人进群帮你盯。除非是要解闷,否则不跟街边嗑瓜子的闲聊群。
6. 一对一=面对面
在一对一的微信对话中,怀着虔诚的心,真诚对待。
7. 戒掉微信瘾
太多次,我们无意识地自动打开手机就进入微信了。纵容无意识,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刺激这种神经元的联结,最终越来越上瘾。每次手摸手机,都问问自己,看微信是不是自己有意识的选择?
8. 为自己留白
除了一对一的对话,永远不要求自己把没看的朋友圈都看完,或是把订阅号扫荡。为自己留白。留白才能不执着,不上瘾。
上面的8点只是对我适用的方法,是我抛给你的砖。别花时间去评判哪点很对哪点狗屁,这对你没意义。你必须自己动手。因为只有体验才能改变认知,而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你去体验,更无法告诉你什么样的体验对你才是最恰当的!
现在是时候安静下来,问问自己了:1)微信是我的________?2)我要和它怎样相处才是最恰当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唯有体验才能重塑大脑。现在,你看完了。等你问完了自己上面的问题,别忘了: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