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纳思维的实体结构

9月12日用自己10年那台mac air看了苹果发布会。air用到如今,256G的SSD已经基本爆仓,勉励自己清理下,升级个OS,期待它重新焕然一新。Jobs从文件袋里拿出来的这台air里面最大的一部分运行着win7如今依然流畅、迅速,清理时悠然生感慨:“使用电脑时注意平衡、结构清晰”,它也会反之以高效、流畅。正如生活也需要一个实体的框架,我想那就是思维收纳结构在现实中的映射。

一、电脑资料结构

我的文件夹.JPG

二、浏览器标签结构

我的浏览器标签.JPG

三、手机app结构


我的手机app分类

四、任务清单结构

我的任务清单分类.JPG

五、碎片化阅读收纳结构

我的碎片化知识的文集.JPG

曾经,我也像做学术一样在网上搜集各种收纳结构,参考别人的分类方式、第二层的命名方法,怎么用怎么不习惯。渐渐久了,既然思维收纳是每个人独有的记忆档案馆,那为何不用自己的分类。逻辑清晰、随时可查、齐备完整满足了档案结构的必要性即可。
现在重拾了每年整理的习惯,每次整理都会遇见曾经的自己。这一次不小心看到了毕业找工作时提供的一些附件。原来曾经的我,现在的做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生活有太多际遇,很多事情如果不仅仅停留在想想而已,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人生就被自己到了无限精彩的远方。
回忆中努力的自己的样子,勉励着现在的前行的脚步,遇见最好的自己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