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言情。
先是看了个《以身饲龙》,人物对话比较少(男主不爱说话,哈哈),故事进程还算比较快,能看。
结果竟然还没连载完。。。有头没尾,天天追。。。不过瘾。
不知怎么又翻到了一本《东风恶》。封面看着设计的还不错。。。怎么办?除了人之外,我都是外貌党。哈哈。
一头扎进去,看到了凌晨3点多。。。
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笑得男同志直发毛。
鸟醒着的时候,男同志跟鸟说,你妈这是咋的了?
鸟睡了,我就给男同志讲,破天荒的,男同志竟然听言情小说情节也跟着发笑。
我突然觉得,爱情才不是永恒的主题,搞笑才是。
段子手写言情真是没SEI了。
被一度君华圈粉。
去找了TA所有的书都放在书架里,还去图书馆借了纸质的。—— 可惜貌似并不是所有的都好看。
然而我还是没有放弃,大海捞针撞几个段子乐乐,也是好的。。。
不是生活缺少乐趣,而是生活本来就可以更可笑。
看完也没舍得删,准备啥时候再翻出来温习一下。温故知新,方得真经。
我要是当年上学也这么上心,估计如今早已经功成名就隐退江湖天天看言情了。。。
二半夜看得上气不接下气,就忍不住想跟狐朋狗友分享。
发到朋友圈后,又觉得人家大家都是分享什么“烧脑”,“益智”,“知识”,“启发”。。。
我百多年也不分享一次读书,上来不仅分享言情,还不是冲着凄美爱情,而是因为搞笑致死。。。
太low了有没有?
嗯。确实low了。
于是趁着月黑风高四下无人神鬼不觉。。。悄悄删了。。。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还是我自己猫被窝里偷偷乐吧。
也不知道是笑的,还是闷的,反正经常喘不过来气。。。
结果三天后,我发现还是有人跟着我顺藤摸瓜也在看这个,然后一个女教授也来与我分享此书。。。
我一个升斗小民死老百姓,算个屁呀!!!
还装!还装!还装!打死!打死!打死!
女人,就是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
除了这俩纯言情,我还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
电影看过,觉得还不错。汤唯那大花裙子和满头卷发,很符合人设。
虽然有人说这是给“三儿”开脱正名的,但难得我却不觉得排斥。
大概因为里面的人都很“真”。
文佳佳拜金,虚荣,尤其是小三的身份,一等一的作女,欲女,惹人讨厌。
但是她同时真诚,仗义,大大咧咧,爱憎分明。能屈能伸,现实勇敢。
Frank,一等一的好人。但是是老好人。软弱可欺,牺牲奉献得不值当。
书里的人都不完美,但却真实。每个人都是“生活所迫+自我选择”,我觉得这种多变和真实,特别合我的口味。
电影算很忠实于原著,所以看起来不会分裂。
但我似乎还是喜欢看一遍文字稿,因为里面有一些内心独白,如果放在电影里会被忽略或者略显跳戏。
而用文字不仅不会觉得做作,反而有点|“深意”。
最喜欢的是那句:“这是幻觉,不是爱情。”
这之前还看了一本《南方有乔木》。其实是看上了电视剧才看了小说。
然后看完了小说就无心回去看电视剧了。。。成也萧何败萧何。
小说看着更帅,更爽。
喜欢南乔和时樾的CP。
两个强大的个体,遇强更强,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 被我说的,好像革命夫妻。捂脸笑。
特别感叹于两人初相识,能够一起奔跑的那一段。
你强,我也不弱。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玩乐,一起学习。
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刀锋战士。但在一起,又犯贱柔软。
独立,又,不可分割。
硬朗,又,温暖腻乎。
回头一看,最近掉言情堆里了。。。没看过啥正经书。。。
不过呢,也无所谓,反正,不管是正经的书,还是不正经的书,我都是书途同归:
合上书本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好在我也不是很在乎。哈哈。忘了就忘了呗。
这些东西不都叫是精神食粮嘛,那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就跟食物一样。
正经书啊电影啊,就是正餐,闲书啊,无脑片啊,就是垃圾食品,公众号啊,小视频啊,就是零食。
为了健康,啥都得吃,不能挑食。
不过就跟吃饭一样:酒肉穿肠过。
吃完了,就得排泄掉。啥啥都留在肚子里,那就不是食,而是屎。
你的身体会留下你需要的东西。
自然,你的大脑,你的心灵,也会留下你需要的东西。
那些东西,你不知道它进入了哪个器官,形成了哪个细胞,但是它们在那儿,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而且其实说到底,所有描写人类情感的书如果抽取出核心,也无外乎感和情。
言情小说不过就是专注于此,大部头无外乎把社会背景搞复杂,或者语言搞复杂。但精神实质都差不多。
有的人/有的时候,读书是为了知识,有的人/有的时候,读书是为了体验。
打开一本书,就是进入一个平行宇宙。
过日子,只要自己欢喜就好,无所谓高尚或者平庸。
(反正我最近爱看,我就说好。等我不爱看了,我再鄙视之。。。哈哈)
------------------------------
比起言情小说的平易近人,电影这玩意儿就显得太居心叵测了。
都是娱乐项目,搞那么高深莫测,这不是要故意显得我无知么?
无知者无畏啊。
作为理科小白,游戏小白,超级英雄小白,3白in1的我,最近分别去看了湮灭,头号玩家和妇联3。
如果看不懂可以作为退票理由的话,我这俩月简直就可以不花钱白看电影。
---------------------------------
Annihilation|《湮灭》。
赶在下线之前,一个人去电影院刷的。
网上好评如潮,评分极高!
然后呢。。。我没看懂。
回来找了评价和解读,人家解读出好多物理学,哲学,生物学的知识。。。
我一个死文科生,就应该看不懂啊!—— 死文科生虽然啥都不懂,但感觉还是很敏锐的。
这是一个什么狗屁年代啊,学不好数理化,竟然连电影都不给看懂。。。
Ready Player One 头号玩家。
也是鼎鼎大名,也是没太看懂。
不过不妨碍我喜欢这个电影。
因为我终于理解了为啥有人爱打游戏 —— 我以前完全不能理解啊。
当看到游戏里的人物中枪,不会有生死,而是变成一堆金币四处飞散的时候,
我内心也好爽好激动啊!
——杀戮不再是死亡,恐怖和罪恶,而是另一个人收获和增长。
海报很多,男同志比较懂,说很多是向老电影致敬。
我不懂其中的梗,但不妨碍我喜欢这张海报。
Avengers Infinity War 妇联3
都说事不过三,但没想到,现实并不和理论吻合。
妇联3,我又没看懂。
不过依然看得激动。。。
看不懂门道,看热闹。
这家伙,真热闹。全世界的超级英雄都出现了。。。
但男同志说我已经将N个公司的N个超级英雄的N个系统全都混了。。。
我这是
杂糅!综合!融会没贯通!
这都地球村儿了,超级英雄们难道就不能串串门子,拉拉家常?
就算不在一个时空,难道就不能玩玩穿越?
没读过言情小说的男人,真是愚昧无知啊!
回头我跟男同志探讨电影。
我对灭霸的毁灭世界的理论,倒是非常理解。
他虽然选择毁灭世界,但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他的世界观就是,宁缺毋滥。牺牲一半,让另一半人过得更好。
而要想让这个“理想”成为现实,必然要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他就去做了。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佛祖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啊。
可是男同志说,因为没给选择。 —— 当时我没明白,后来有一天,我在上班时,顿悟了。
这阶段的工作又要告一段落,接下来会有几天空档。
无事可做,并不代表,不可以去上班对吧?
其实越是无事可做,我越想去上班。
带薪喝茶水,带薪玩手机,带薪看电脑,带薪上厕所。。。美!
但是这得是我自愿的。
领导跑出来表示:你们无所事事,我就没事儿找事儿。
那我就不乐意了,这明显是不想我们过好日子,看不得我们清闲的意思啊。
我这老当益壮的叛逆心就蠢蠢欲动了。。。
所以,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这确实是让人莫名想要反抗的。
权利可以放弃,但不可以被剥夺。
电影进行到最后一刻,整个电影院屏息凝视,等着剧情反转!
就在此时,灯亮了!
全场观众惊到无法动弹:
What?!这就结束了?
这是电影正片?!这明明是超长宣传片好么。。。
而且,那个结尾,超级英雄好笨啊!
我心里在呐喊啊:
扎心有屁用啊,你倒是剁手啊!
回来买东西,突然又想起电影,买东西就没那么痛快了,因为电影的意思不就是:
不及时剁手,就等于毁灭世界!
对于一个资深淘宝买家来说,这个顿悟,极其震撼。
除了这些看过的忘了的,看过的没懂的,
我还有一个没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的,但决定就算不看,也一定要喜欢的!
就是Esther Perel的这本书。
我是听了TED她的演讲。三遍。
又从网上下载了她的演讲里的原文。
然后又去找她的书。
讲“出轨”。
没出过轨,也没被出过轨。
但却经历过她说的那种
"Can I ever trust you again?" "Can I ever trust anyone again?"的那种绝望的被人背叛的心境。
而且这么沉重隐秘的话题,被她说得很好玩。
完全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个思路。
她不谈原谅,不谈忍让,(睚眦必报如我,心理上不会认同)
不谈分手,不谈决裂。(懦弱心软如我,行动上无法实施)
她说,
现代社会,一个人会有几段感情,几段婚姻。
那么,你愿不愿意在被背叛之后,再开始一段新的婚姻,
和原来这个人?
人们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只会听见跟自己心灵契合的声音,才能得到救赎。
这个由法国口音的比利时声音,是契合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