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一些尊重我打码了,和我母上到超市去买肉,几斤的肉售货员怕麻烦不愿意切开来卖我理解,但是四五个人围着一起话里话外的就说城北人没钱,旁边卖鱼的说,城北人的消费能力和城南差了好远,他们肆无忌惮是毫不避讳,旁边的顾客,其实就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吧。
我不知道你一个月在超市卖鱼卖肉能挣多少钱,你有什么资格对顾客指手画脚,你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应当有一个委婉的态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层自然是给他们制定了规则的,遇事不能应变,服务态度恶劣,无法完成标定的业绩,也便理所当然,于是恶性循环。错误其实不是单方面的,他们到底也是苦命的人,但估计他们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懂得,对顾客的白眼终究会以低工资作为回报。身为一个大型连锁的正规超市,在人员分配方面,也有诸多的考量。营业额好的地方,集团会匹配高标准严培训的销售人员,而业绩欠佳的地方,销售人员往往是喂,经过岗前培训的临时工和下岗职工,结果可想而知。今天光顾的这家超市在南城北城匀有连锁,价格也是统一的,实际将来并不算高,但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态度截然不同。只不过是一家连锁超市都有如此明显的地域歧视,就不要往大里说什么不同省市地区相互瞧不起。
过日子的人总归是精打细算的,每一个人赚钱都并非容易。你可以去看看老一辈的人,他们习惯了走很远去比一比哪家市场的菜更便宜,他们用不习惯大桶的油,总是在儿孙回来的时候才买肉。我就认识这样的一对儿70岁上下的老夫妻,年轻时就做到了处级,无论是退休金和福利,都比我的正常工资还高。那他们从不逛街,衣服都是儿女买的,买菜就是早市和晚市,早市新鲜晚市便宜,大部分的钱都用来买了保健品。
有些人去夜市挑挑选选最后空手而归,不买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入得了眼,却喜欢那种真实的烟火气。我记得我曾经特别看不起一个人,40岁还在摆地摊,专门卖20块一个的帐篷灯,全程奔波,还要应对城管,不断的打游击。那会儿我觉得人活成那样,多少有些卑微,一起摆摊的那会我不怎么和他说话,我觉得我是出来体验生活的,而他是出来卖命的。后来机缘巧合,我们成了忘年交,我发现他不反是当地武术协会的主席,在微信朋友圈里经营着工艺品的生意,他还会吹箫舞剑,精通冰雕和木雕的技艺……我当时并没有把瞧不起他的事情摆在脸上,也幸亏如此,我们成了忘年交。后来我和他提起这事的时候他和我说,现在有太多的人都瞧不上别人,不仅仅是年轻人如此,那些自诩经验颇丰的老一辈人更是。的确,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年轻人觉得老人什么都不懂,老人又觉得自己这大半辈子怎么会没点经验,也对,也不对。
到最后可能有点跑题了,总结一句话吧,小隐隐于野,大隐隐市。别小瞧别人,别高估自己,抓住今天,做好自己。
2020年5月21日,一心,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