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归零:世界不只有黑白,你还可以看得到更多

共计 1,524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3 分钟

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只有「对」或「错」,那说明他还只是个小孩,而所谓的成熟,还会看到那些事情背后的「利」与「弊」。然而,有些人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内心里依然只是个巨婴。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的阶段,都不断建构新的认知,从而产生出我们所想像的世界。这种认知的看法,会随着视野、格局、态度等不同程度的感悟后,也在一点一点的完善自己。但是,从反面来看,也可能会是我们的局限。

01低智商社会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有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群众效应」。这点是用在行销、心理学常用的方式,透过让我们以为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从而跟着一起投入于此。但这也容易造成一种现象「盲从」

《乌合之众》就解析到愈多人的时候,我们往往变成无意识群体。其实,我们每个人绝大多数的行动,都是感性受到情感的无意识支配。相对于有意识的理解、推理的理性层面,反而起到很少的作用。

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个人认知上的不同。例如说,对于做同一件事情,有人认为那是他的天花板,但有的人却认为那只是地板。

但是愈来愈多的聚集在一起时,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反而会愈缩愈小,变成无意识群体,这种时候,个人的无意识,容易让个人没有了理性,

同时,这种低智商群体,会使得一点小事情,把它叠加放大。换句话说,人们变得只会看到事实,却无法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因为这时人们连真相的追求也毫无动力。

所以,有时我们得到的讯息,可能是人们内心的各种想像所激发的幻想。

最终可能让人们走向极端的群众,认为自己所想的才是最正确的,其他的想法都是偏离正轨,社会矛盾也就从此激化。


02个人的偏执

投入在群体的个人,就如同巨婴一样,只看对与错的零和博弈。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一件事情背后的利弊后,从而产生合作的行为模式。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说明了要让一个国家强盛,就必须让社会进入更专业的分工,让每个人透过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这种背后的内在逻辑,就是透过商业价格来决定市场的价值。

每一件合作的过程,你能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就能获得合作机会。愈是文明的社会,愈可以享受人类商业体系下所带来的繁荣。相对于只看关系与是非对错的文明群体,因为群体的无意识导致低智商群体的作用,从而无法让正常的商业体系逐步的完善与发展。

如果只站在事情的「对」与「错」来认知一件事情,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自身经历、认知高度与对抽象化的解决事情有所限制。与此同时,拥有利弊判别的时候,才能让我们已推理、逻辑的视角决断出双赢的局面。

可以说,当我们站在一幅画前,可能只会看到线条一块一块的颜色,但是,当我们退后再来看那一画时,整个完美的话才会映入眼帘。换言之,只论对错的人,只看得到一个点,却看不清整个面。


03打破自我边框

在学习过程中有四种阶段:

第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只停留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为大部分人以为他都知道,是因为个人生活在自己所构筑的牢笼中,对于看事情的角度都是从自我经验中去升华。

跳多低智商群体,让自己不再从巨婴的视角来看事情,就只有不断的跳脱出思维边框,不断向自己提问,并且独立思考。一件事情只看得到「对」与「错」那么生活只有黑白两种选择,如果一件事情,能够从多元的视角领域以及不同维度位置来看待,就能产生出更缤纷的颜色。

其实,一个人成熟与否,或是成长的极限都取决于下面两条定理:

什么资本他都要拥有一点,但什么资本都不是他唯一的依靠

什么规则对个人还说,都不是牢不可破的天条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这样的认知,那么未来也不会太差。因为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能够不断倒空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郭农 摘要:做生涯咨询这么久,遇到不少自称重度拖延症+不坚持,既想改变,又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担心自己像以前一...
    生涯花匠阅读 6,887评论 4 15
  • 大学的时候, 老师经常提起“叶茂中”这个营销界大师,那时对他并不感冒,尽管他真的很出名,国内很多知名品牌的“经典”...
    乐意乐读阅读 3,803评论 0 7
  • 人生的际遇,往往就在刹那之间,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前面是怎样的一条人生路,行行走走间,我遇见了你。遇见你,一个...
    德菲阅读 1,3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