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0803

1.华生提出个体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是后天环境。

华生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后天环境是第一性的,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2.华生研究儿童的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

华生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发展的课题上,特别是对儿童怕、怒、爱的分析。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这些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被誉为“经典实验”之一,也是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上一个开创性的贡献。

3.“关键期”指发生在生命中某个固定的短暂时期。情绪控制的关键时期约为1-5岁。

儿童不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不同,研究表明,情绪控制约为1-5岁,双眼视觉约为O-5岁,习惯反应方式约为0.5 -5岁,语言能力约为0.5 -7岁。

4.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阶段的…‘发展只有量的增加”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社会文化历史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5.小童看到姐姐考试得满分受到妈妈表扬后,也开始努力学习起来,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小童受到了替代强化。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的学习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6.在小说《沃尔登第二》里,把一个儿童成长的行为环境扩展到几千人组成的理想国,其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这本书的作者为斯金纳。

斯金纳设计了育婴箱,其设计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后来,斯金纳发展了这些思想,写成小说《沃尔登第二》。

7.在热播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节目中,萌神“奥莉”两岁半就可以自己吃饭了,这让许多人都觉得后天的教育训练十分重要,甚至夸张地认为教育是万能的。这与华生的观点相符。

华生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否认遗传的作用;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有著名的教育万能论论断(给我一打婴儿,我能将他们训练成各色人等)。

以下三人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高尔顿(家谱研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詹姆斯。

8.依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青年期要解决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过八个有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危机。

青年期要解决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繁殖对停滞是成年中期的危机;信任对不信任是婴儿期要解决的危机;亲密对孤独是成年早期要解决的危机。

9.个体在人生的7-12岁经历了勤奋对自卑的危机,发展出勤奋感。

0~2岁经历基本信任对怀疑的危机,体验着希望的实现;2—4岁经历自主对羞怯的危机,体验着意志的实现;4—7岁经历主动对内疚的危机,体验目的地实现;7~ 12岁经历勤奋对自卑的危机,体现着能力的实现。

10.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期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11.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会经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12.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维果茨基的思想独树一帜,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关键期。

维果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和鲁利亚、列昂节夫形成了维夕维列鲁学派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走在发展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内化学说是维果茨基分析智力形成过程后提出来的,并不是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内容。

13.小明在观看世界杯比赛后,学会了踢足球。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角度出发,小明学会踢足球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所谓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的特点是学习者不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若题目中出现“榜样学习”或是“杀鸡儆猴”等词汇,应注意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进行联系。)

14.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观认为,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包括起源于社会文化一历史的发展、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茨基在解释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时,强调了三点,而物质生产的间接生产方式,改变了以前人类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使人类的发展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方式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的产生,解释了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

15.弗洛伊德理论中超我包括良心、自我理想。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 ,一个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例如,它指导人们该怎样活动,当其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就会产生犯罪感。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的抽象的东西,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例如:一个儿童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自我理想所引起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