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春秋》是英国大师级作家肯·福莱特继“世纪三部曲”后又一力作,该作品持续着肯叔一贯的作风,写故事的同时加入大量隐藏信息,借着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讲述一段历史的社会现象以及政治制度。《圣殿春秋》写出了中世纪欧洲社会教会与国王的权利较量。一座小小的教堂牵扯出的权术斗争丝毫不必政治小说逊色。
《圣殿春秋》讲述了在王桥这个地方修建一座大教堂,汤姆为了工匠之心宁可一家老小漂泊无依也要修建大教堂,菲利普是为了心中最虔诚的信仰而想要修大教堂,威廉也想修建教堂,可他是为了赎清罪孽。
《圣殿春秋》是长篇巨著,横跨五十年的历史,故事悠长,情节紧凑,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都很生动,他们的经历左右了他们人生中的每个决定。
在整个过程中,教会与王权的博弈处处可见,老国王死去后,新国王的选举主要依靠教会的力量,本应一条心的他们却各怀心事,暗中较量不断,上层的较量直接影响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汤姆建筑师就是书中最直接的受害者。
肯叔的作品中的主角从来没有主角光环,底层的小人物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正如杰克身世凄惨,自幼没有父亲,和母亲在森林中隐居,好不容易融进社会,还要被汤姆的大儿子欺凌,喜欢阿莲娜却不能与其结婚,但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建筑师,盖出了汤姆心中的大教堂。
而上流社会的贵族们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阿莲娜和查理出身高贵却成了落难的公主和王子,孤苦无依的他们经商被欺负,后又经历破产,以至于为了达到恢复领地的目的,不得不嫁给不喜欢的人,但这一切也都结尾查理得回领地的那一刻画上圆满的句号。
《圣殿春秋》围绕教堂,展示了在特定的一段历史中各个阶层,各种势利的变化与博弈。书里充分体现了人的善良与丑陋,无论是教会还是贵族,亦或是最普通的贫民,有好人自然也有坏人,社会的分布就是如此,书里的讲述更加真实细腻。
人类解决温饱问题后,自然而然开始追逐起权利,权利仿佛能让一个好人变坏,它和金钱有着一样的神奇魔力,但是权利本身并不是恶魔,它也不过是一种人类丑恶的替罪羊。在《圣殿春秋》中,权利的角逐一直是主线,权利越大战争也就越激励,人心也就越丑陋。
故事的最后,肯叔写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满足了读者希望好人有好报的愿望。可是现实中的权利博弈,都能赢来美好的结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