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10年前,单个价值200-300美元,25年单个价值在12万美金左右。十年翻600倍的投资回报率,差不多跟黄赌毒差不多了。加密货币在这个周期为什么如此暴涨,除了它本身的安全性和稀有性之外,非常重要的是现有各个主权国家货币持续超发带来的隐形贬值,还有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回到国家货币层面,货币本质是信用的体现,国家货币和债务是国家信用的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面向好与否对于货币的增值或者下降息息相关。
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跟经济的基本面、金融和政策目标等息息相关。目的是为了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定就业和物价稳定。
中国截止2025年一季度,M2余额326万(45万亿美元),货币严重超发。总量已超过美国、欧元区、英国的总和。从结构看,M2 中约 87% 由商业银行信贷派生形成,央行直接投放的仅占13%,这一数据体现出两点,一是商业银行贷款是中国企业信贷扩张的核心来源,二是央行的风险控制良好,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由商业银行在承担。
M2/GDP 比率是衡量M2健康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2025年预计达到260%,远超美国(70.7%)、欧元区(约 110%)和日本(209.67%),居全球主要经济体首位。中国的M2大幅度攀升跟房地产规模、地方政府融资、中国高储蓄率相关,尤其是前两者。
房地产规模带来的M2,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房地产公司的大量借贷,买地借钱、预售收钱、快速盖房交付。过去大家谈的都是有多快,从来没有人谈房子有多好。房地产企业的高融资,恒大、融创、世贸、碧桂园、万科的暴雷,只是一个缩影,没有银行的借款和高周转,就像小米一样,主打个低毛利和高周转,只是高峰期的时候,房地产行业是政府赚钱、房企赚钱、老百姓预期赚钱,三方都觉好的生意。
另一方面,消费者房贷截止24年底84万亿,占整个M2的30%,可见中国家庭的资产和负债都压在房地产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产在消亡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中青年(30-50 岁)作为消费和工作的主力,2024 年家庭净资产中位数约 45 万元,为均值的30%(高净值人群绝对值大),但同时房产占比超 70%,也就是中国家庭的主要资产捆在房地产上,一旦房价下降家庭净资产会持续下降,甚至导致资产由正转负,过去四五年买房的人,30%的首付基本跌去,辛苦十几年的储蓄变相归零。
政府融资,卖地的收入—政府投资:城市基础建设+社会福利投入—城市化,这一整套的闭环操作,税收的驱动和发展经济的需求,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码,药不能停。中央融资35万亿,地产政府融资51万亿,隐形债务至少还有10万亿,合计接近100万亿,占中国经济GDP的77%,债务比例比美国249%和日本118%明显要好,但是比德国62%要高。其实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融资主要用途是基础建设,而国外的融资主要是社会福利和消费。
我们拥有各种全球第一,最高的大楼最宽的路最快的电商,基础建设利弊在这三十年前后好似魔镜,他就像人体血管一样被快速变粗,瞬间让人拥有十倍的力量去奔跑去成长。十岁的身体拥有三十岁成人的速度,一旦超出了身体的损耗极限,所有的后遗症就将集中爆发,短时间收获的所有的好,未来将花更长的时间来修复破碎的身体和透支的灵魂。
中国人几千年的居者有其屋,是一个非常质朴的需求。传销的恶劣在于,利用人性的贪婪去带动人欺骗更多的人,用一个发财致富的浅显道理让人迷失,房地产只是其中一斑而已。
发展又是硬道理,在这个仍然是丛林法则的世界里,国家拳头硬是对大多数普通人的保护。如何在成为养分的一生中,过好自己,是一个大学问。